

1.
同“勺”。
1.
杓子。
1.出自《禮記·禮器》犧尊,疏布冪,椫杓,此以素為貴也。
2.出自《韓詩外傳》若臣之事仲尼,譬猶渴操壺杓,就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安知江海之深乎!
3.出自《漢書·息夫躬傳》霍顯之謀將行于杯杓,荊軻之變必起于帷幄。
4.出自《汲江煎茶》詩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5.出自《水滸傳》隨即取過旋杓舀酒,就堂前溫熱,傾在銀壺內。
6.出自《第一階段的故事》賣飲食的臨時蘆席棚……響著鍋杓的聲音。
2.
傻;蠢。
1.出自《寨兒令》徹骨杓,滿懷學。只因愛錢心辨不得歹共好。
3.
突起,突出。
1.出自《趙子曰》李景純是在名正大學學哲學的。秀瘦的一張臉,腦門微向前杓著一點。
4.
量詞。
1.出自《漢宮秋》怕娘娘覺饑時吃一塊鹽燒肉,害渴時喝一杓兒酪和粥。我索折一枝斷腸柳,餞一杯送路酒。
2.出自《傍妝臺·世情》曲春富貴,賽江河,幾曾杓水濟人活。
3.出自《醋葫蘆》這也總不怕他,繇你怪似鬼,吃了老娘洗腳水。不若趁這杓水,斷他病根,豈不全美。
5.
見“杓倈”。傻瓜,糊涂人。
1.出自《曲江池》俺兄弟二人,去郊外尋兩個杓俫,哄他些錢鈔使去來。
6.
見“杓倈”。指沒見識的后生。
1.出自《對玉梳》不曉事的頹人認些回和,沒見識的杓俫知甚死活。
1.陰后﹐東漢光武帝后陰麗華。據《清一統志.南陽府二》載﹐陰皇后宅在新野縣東北﹐有搗衣石存焉。陰后石當指此。
1.夢中出現的征兆。
1.墓門。
2.指女子陰道外口。又名女陰。
1.古稱婦女的教化。
2.謂大地化生萬物。
3.昏暗。
1.暗黃色﹐焦黃色。
1.夢中相會。
1.昏暗﹔陰暗。
2.隱晦。
3.指陰冷滯澀之氣。
1.陰暗污穢。
1.猶陰德。
2.暗中施惠。
1.迷信謂人死后的魂靈。
1.招魂的旗子。
1.海中生物所發之光。
2.磷火。俗稱鬼火。
3.地火﹔地熱。
4.喻兩物相撞擊時濺出的物體碎屑。因其狀如迸射之火花而實際上無火﹐故稱。
5.中醫學名詞。指肝腎的虛火。
1.冥冥之中將要受到的懲罰。
1.機巧﹐機謀。
1.房基。因在地下﹐故稱。
又稱電子射線”。在低壓氣體放電管中,在強電場作用下正離子以高速撞擊陰極,由陰極發出的電子經電場加速后形成的電子流。也可由電子射線管的陰極發出的電子經電場加速后形成。它沿直線前進,能使熒光物質發出熒光,能在變化的電磁場中發生偏折。示波管和顯像管等均據其特性制作而成。
計算機的顯示裝置。能在屏幕上顯示出字符、文字和圖形。使用光筆、鼠標器及鍵盤命令后,還可對顯示屏幕上的內容進行修改、編輯等操作。
1.暗中疾恨。
2.疝氣。
1.偷偷地登記入冊。
1.陰謀詭計。
2.內心的意圖。
1.按照古代納音之法﹐十二律與十二支相配﹐凡屬寅﹑午﹑戌﹑亥﹑卯﹑未者為"陰紀"。一說﹐自蕤賓相生﹐至于應鐘而終止﹐謂之"陰紀"。參閱宋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
1.陰晴。
1.指秋冬陰寒季節。
1.陰險奸詐。
1.房宿北二星的中間。
2.迷信謂人死后靈魂所到的地方。
1.背陽的山澗。
1.即陰燧。語出《周禮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鑒取明水于月。"
1.指不吉利的日子。
1.私下交結。
1.指炮制藥膏時附著在器壁上的一種膠狀物。
1.陰險狡猾。
1.女子的教化。語本《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教六宮﹐以陰禮教九嬪。"
2.猶陰政。
1.指沉重固密﹐安徐舒靜的氣勢。
2.陰數。
3.陰氣。
1.喻指狡詐兇暴之人。
1.即陰間。
1.謂容色莊重。
1.充滿堵塞。
1.盈滿充實。語本漢揚雄《解嘲》"炎炎者滅,隆隆者絶,觀雷觀火,為盈為實。"
1.指十﹑百﹑萬等整數。
1.盈尺之玉。
1.見"盈庭"。
1.亦作"盈廷"。
2.充滿朝廷。
1.猶滿目。
1.馀味。
1.滿握。握,指一手所能握持的數量。
1.充足有馀;盈馀。
1.猶盛衰。
1.盈滿或虛空。謂發展變化。
2.有馀與不足。
3.盛衰;成敗。
4.指虛實。
5.特指月之圓缺。
1.盈虧。盈滿虧損。
2.指不足之處。
1.充斥;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