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迅速側(cè)轉(zhuǎn)身子避開。
2.
動詞
(身體)猛然晃動。
3.
動詞
因動作不當(dāng)或過于猛烈,使筋肉受傷而疼痛。
4.
名詞
閃電,大氣云層放電時發(fā)出強烈閃光的現(xiàn)象。
5.
動詞
突然顯現(xiàn)或忽明忽暗。
6.
動詞
光亮突然一現(xiàn)或忽明忽暗。
7.
動詞
〈方〉甩下;丟下。
8.
名詞
(Shǎn)姓。
9.
動詞
拋撇;遺留。
1.
從門內(nèi)偷看。
1.出自《說文·門部》閃,窺頭門中也。從人在門中。
2.出自《三國志·魏志·梁習(xí)傳》思亦能吏
2.
忽隱忽現(xiàn);突然顯現(xiàn)。
1.出自《禮記·禮運》故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
2.出自《一半兒·四景》曲驟雨滴殘才住聲,閃出些月兒明。
3.出自《水滸傳》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門前安排菜蔬下飯,只見一個人閃將進來。
4.出自《春風(fēng)》邱老師嘴角上閃了一下微笑,結(jié)緊著的眉毛松了勁。
5.出自《三峽之秋》一個圓圓的、孩子般的面孔,從我的記憶里閃過。
3.
躲避;避讓。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diào)》那孩兒怕子個、怯子個、閃子個。
2.出自《警世通言·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當(dāng)日大孫押司算命回來時,恰好小孫押司正閃在他家。
3.出自《暴風(fēng)驟雨》﹝趙玉林﹞大聲叫道:“大伙閃開路,回去開大會。”
4.
因顛仆、側(cè)轉(zhuǎn)或用力過猛而扭傷筋絡(luò)。
1.出自《瀟湘雨》行行里著車轍把腿陷住,可又早閃了胯骨。
2.出自《西廂記》夫人休閃了手,且息怒停嗔,聽紅娘說。
3.出自《死水微瀾》莫把你師娘的手打閃了!
5.
害,使受損害。
1.出自《百花亭》那孫飛虎聲名大,小紅娘識見低,閃的我張君瑞自驚疑。
2.出自《水滸傳》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
3.出自《創(chuàng)業(yè)史》我年輕,沒能耐,害怕閃得大伙過不好光景。
6.
挫折。
1.出自《水滸傳》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不想又吃這一閃!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商家吃這一閃,差不多失了萬金東西,家事自此消乏了。
7.
遮攔。
1.出自《邯鄲記·招賢》嫦娥所愛,無過兩儒。將來并比,端然一輸。因此上裴航要閃住你蕭郎路。
8.
指為風(fēng)寒所襲。
1.出自《紅樓夢》晴雯方才又閃了風(fēng),著了氣,反覺更不好了。
2.出自《紅樓夢》不然,風(fēng)閃著還了得!
3.出自《鄉(xiāng)愁》你看熱點可不要緊,閃著可不是玩兒的。
9.
欺哄、蒙騙。
1.出自《忍字記》自家劉均佐便是。誰想被這禿廝,閃我這一閃,須索還我家中去也。
2.出自《客座贅語·詮俗》與人期必而背之,使失望焉,曰“閃”。
3.出自《三家巷》她原來是炳哥的嫂嫂,如今卻當(dāng)了你的嫂嫂,這不是閃了周家?不是欺了周家?不是騙了周家?
10.
招引。
1.出自《牡丹亭·詰病》夢見一人手執(zhí)柳枝,閃了他去。
2.出自《村仇》到辦喜事這天,果真把兩個女婿都閃來了。
11.
拋,丟失。
1.出自《水滸傳》那馬后蹄??將下去,把李明閃下馬來。
12.
指拋撇。
1.出自《菊花新》詞幾回向伊言,交今后,更休拋閃。
2.出自《青衫淚》你好下得白解元,閃下我女少年。
3.出自《西游記》大王,你好寬心!怎么一去許久?把我們俱閃在這里,望你誠如饑渴!
4.出自《醒世姻緣傳》打哩你那老婆先沒了,可這不閃下你了?
13.
閃電。
1.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貫列缺之倒景兮
2.出自呂劇《李二嫂改嫁》眼看著大雨就要來到,又是霹靂又是閃。
14.
閃耀;光亮忽隱忽現(xiàn)。
1.出自《憶昔行》落日初霞閃余映,倏忽東西無不可。
2.出自《浣溪沙》詞蓼岸風(fēng)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
3.出自《寒夜》她的眼睛里開始閃著淚光。
15.
指眼睛張開。亦指眼睛開合閃動。參見“閃開”。
1.出自《何典》﹝雌鬼﹞只得放了手,一眼弗閃的看他。
2.出自《家》瑞玨呆呆地望著覺新,一眼也不閃,好像并不認識他似的。
16.
動搖不定;晃動。
1.出自《政論》心閃意舛,不知所云。
2.出自《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3.出自《新民歌三百首·小小扁擔(dān)閃又閃》小小扁擔(dān)閃又閃,壓得像個彎弓樣。今天用你來挑土,明天用你挑黃糧。
17.
露臉。謂不顧羞恥;不在乎臉面。
1.出自《型世言》可憐翹兒一到門戶人家,就逼他見客。起初羞得不奈煩,漸漸也閃了臉,陪茶陪酒。
2.出自《型世言》仲含道:“那家女子?到此何干?”那芳卿閃了臉,逕望房中一闖。
18.
姓。明有閃鏜、閃繼迪。
1.出自《萬姓統(tǒng)譜?琰韻》明有閃靄,永昌人。永樂中任永州府通判。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fēng)。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dāng)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guān)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