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植物名。即茱萸。
1.出自《文選·張衡〈南都賦〉》蘇蔱紫姜。
2.
見“蔱蘠”。莁荑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莁荑》。
1.卑劣陰險。
1.曲巷;里巷。猥,通"隈"。
1.輕視;鄙夷。
2.渺小。
1.瑣屑,瑣細。
淫穢下流猥褻之詞。
1.鄙賤之婿。
1.雜役。
1.委靡怠惰。
1.眾多。
1.漢代,王子封為侯者稱諸侯;群臣異姓以功封者稱徹侯。在長安者,皆奉朝請。其有賜特進者,位在三公下,稱朝侯。位次九卿下者,但侍祠而無朝位,稱侍祠侯。其非朝侯侍祠,而以下土小國或以肺腑宿親,若公主子孫,或奉先侯墳墓在京師者,隨時見會,稱猥諸侯。參閱《通典.職官十三》。
1.拙劣。
1.見"猥瑣"。
1.謂文筆紆曲或委靡無風骨。
2.引申謂作文曲意迎合人意﹐風格卑下。
3.謂為人曲意依從,無骨氣。
1.屈曲之狀;頭不正之貌。
1.亦作"骩法"。
2.枉法。
1.左右相隨。
1.亦作"骪靡"。
2.委靡。
1.委曲。曲意求全。
1.亦作"骩任"。
2.委任。
1.光盛貌。
1.亦作"暐燁"。
2.光彩奪目貌。
3.形容文辭瑰麗。
4.顯赫貌;顯耀貌。
1.見"暐曄"。
1.光彩照耀。
1.光彩奪目貌。
1.亦作"痿痹"。
2.肢體不能動作或喪失感覺。
3.猶麻木不仁。比喻對事物的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
4.喻指柔靡的風格。
1.肢體動作不便之病。
1.痿縮枯槁。
1.下肢萎弱不能行。
1.痿縮殘廢。
1.痿痹發黃。
1.身體某部分萎縮或失去機能的病。特指陽痿。
1.痿弱氣逆。
1.亦作"痿躡"。
2.指手足萎弱無力﹐動作行走不便的病癥。亦特指下肢麻痹。
3.泛指廢弛停滯不前。
1.痿痹和頸腫。
1.見"痿蹶"。
1.謂疲弱不振。
1.痿痹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情切。
1.肢體萎縮軟弱。
1.枯萎損傷。
1.萎縮瘦弱。
1.萎縮﹐機能減退。
1.萎縮的陽氣。
2.使陽痿。
1.謂痿弱無力。
1.見"痿人不忘起"。
1.舒緩貌。
2.肥貌‖有猥瑣而缺乏神采之意。
1.肥貌‖有缺乏神采之意。
1.猶美德。
1.春秋楚相孫叔敖的別稱。
1.古國名。或說即媯國,在今山西省境內。
1.韑韛氏。
2.古代少數民族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