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頭腦糊涂,不明事理。
2.
形容詞
固執(zhí),想不開。
3.
形容詞
呆,發(fā)愣。
1.
亦作“儍”。
2.
死心眼,不知變通。
1.出自《三家巷》又想到為了這副傻性子,不知要吃多少的虧。
3.
極;很。
1.出自《射柳捶丸》八九層甲傻重的,可怎么披?
4.
呆;愣。
1.出自《柳家大院》老王回來也傻了。
2.出自《小城春秋》他們聽著聽著倒聽傻了。
5.
指一個勁兒地干某件事而不顧其他。
1.出自《紅樓夢》你也學些服侍,別一味傻玩傻睡。
2.出自《東方》你不趁機突圍,還在這里傻等什么!
6.
頭腦蠢笨,不諳事理。
1.出自《廣韻·去祃》傻偢,不仁。
2.出自《馮玉蘭》理會的,也不曾見這老傻廝。
3.出自《兒女英雄傳》不信我們這個傻哥兒竟有這股子橫勁。
4.出自《多收了三五斗》抬高一點,就是說替你們白當差,這樣的傻事誰肯干?
1.指女蘿和薜荔。
2.用以指隱士的服裝。
1.眼球角膜患潰瘍后在角膜上遺留下來的白色褊,俗稱"蘿卜花"。
1.即蘿卜。
1.松蘿的藤蔓。喻攀附。
1.植物名。一名芄蘭。多年生蔓草,莖折斷后有汁如乳。子附長毛。如白絨。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蘿藦》。
1.女蘿和蔦。兩種蔓生植物。常緣樹而生。
2.比喻親戚關系。
1.羅列圖籍。
2.指疆宇。
1.藤蘿間的明月。
又稱芄蘭”。蘿b06e?啤6嗄晟草質(zhì)藤本,植株有乳汁。葉對生,心臟形。夏秋季開白花,有紫色斑紋。果實紡錘形。分布于中國各地。全草供藥用,果殼能化痰止咳,莖、葉為強壯藥。
1.巡邏部隊駐守的土堡。
1.謂一杯接一杯。
1.猶逼邏。安排。
1.巡邏的士兵。
1.巡察搜捕。
1.巡邏偵察。宋江公望有《論邏察》文。
1.指明代的特務機構。
1.俄羅斯的舊稱。
1.見"邏娑"。
1.用西藏邏遚檀木制造的琵琶面上架弦的部件。
1.西藏產(chǎn)的檀木。古時蜀地制作琵琶,常用邏遚檀為槽,音色俱佳。
1.見"邏卒"。
1.攔截毆打。
1.猶邏逼。
1.巡邏偵察;巡察稽查。
2.指邊境偵察敵情的哨所﹑土堡◎,"堠"的古字。
1.巡守。
1.猶偵緝。
又稱布爾變量”、二值變量”。邏輯代數(shù)中的變量。常用英文字母表示。其取值僅為0”和1”,它們分別代表兩種成對出現(xiàn)的邏輯概念,如是”和否”,有”和無”,高”和低”,真”和假”等。
又稱布爾代數(shù)”、開關代數(shù)”。研究邏輯問題的一門數(shù)學。是現(xiàn)代數(shù)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由英國數(shù)學家布爾提出。其邏輯變量的取值僅為0”和1”。基本邏輯運算有與”、或”、非”等。是設計計算機的有力工具。
實現(xiàn)數(shù)字信號邏輯運算和操作的電路。分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前者的邏輯功能與時間無關,即不具記憶和存儲功能,后者的操作按時間程序進行。由于只分高、低電平,抗干擾力強,精度和保密性佳。廣泛應用于計算機、數(shù)字控制、通信、自動化和儀表等方面。
在復合判斷中把作為它的構成要素的某個或某些判斷聯(lián)結起來的概念。常用的邏輯聯(lián)結詞是負判斷中的并非”,聯(lián)言判斷中的并且”,假言判斷中的如果……那么……”,選言判斷中的或者……或者……”。
又稱數(shù)字邏輯電路基本單元”。執(zhí)行或”、與”、非”、或非”、與非”等邏輯運算的電路。任何復雜的邏輯電路都可由這些邏輯門組成。廣泛用于計算機、通信、控制和數(shù)字化儀表。
研究思維規(guī)律的科學。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基本的分支是形式邏輯、數(shù)理邏輯和辯證邏輯。常用作形式邏輯的同義詞。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學科分類,曾將邏輯學列為七大基礎科學的第二位,僅次于數(shù)學。
1.執(zhí)行巡防任務的將領。
1.從事巡邏偵察工作的官吏。
1.比喻巡防嚴密猶如羅網(wǎng)。
1.巡邏的騎兵。
1.招惹。
1.巡邏之人;巡察的人。
1.惡鬼的通稱。
1.見"邏娑"。
1.巡邏崗哨。
1.猶邏所。
1.巡邏兵。
1.謂從事巡邏偵探工作。
1.巡邏守衛(wèi)。
1.指主管巡行偵查事務的官府。
1.巡邏偵察。
1.捕捉解送。
1.亦作"邏遚"。亦作"邏莎"。亦作"邏挲"。
2.地名。即邏些,唐時吐蕃的都城。今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
3.借指一種用邏娑檀制的精美的琵琶。
1.見"邏娑"。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