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chá 〔動〕把粉、油、膏等涂抹在臉上或肢體上。
1.
亦作“揸”。
2.
敷;涂抹。
1.出自《漢宮秋》將兩葉賽宮樣眉兒畫,把一個宜梳裹臉兒搽。
2.出自《水滸傳》只見后面走出一個婦人來,髽髻鬢邊插一簇野花,搽一臉胭脂鉛粉。
3.出自《儒林外史》這和尚積年剃了光頭,把鹽搽在頭上。
4.出自《小二黑結婚》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鮮,頭發梳得更光滑,首飾擦得更明,官粉搽得更勻。
3.
擦。
1.出自《墻頭馬上》被那棘針都把衣袂扯,將孩兒指尖兒都搽破也。
4.
敷演,施展。
1.出自《東平府》[呂彥彪云]四面看社君子,有好漢出來,爭籌打擂……[社頭云]呂教首,聞你的名,誰敢來賭賽,你師徒搽兩路,熱鬧社會也。
中國東西向主要山脈之一♂貫內蒙古中部,由大青山、狼山等組成。拔2000米左右。北坡平緩,南側為斷崖。中國內流區和外流區、牧業區和農業區的分界。
1.不為人知的善行。
1.昏暗。
2.幽深。
3.深藏不露﹐十分隱蔽。
4.幽怨深沉。
1.見"陰沉"。
1.暗笑。
1.去世了的人的生日。
1.古代以清濁高下將聲音分成陰陽二類。聲音濁而低的稱陰聲。
2.音韻學術語。同"陽聲"相對。指韻尾是元音或沒有韻尾的韻母。
1.陰暗潮濕。
1.指石膏﹑滑石﹑寒水石之類性寒的石藥。
2.指墓碑。
1.指秋冬之時。
1.古代鐘鼎器皿上的款識﹐有陰文﹑陽文之別﹐陰文的款識稱"陰識"。
2.暗暗記住。
1.虧蝕﹐虧缺。
1.見"陰世間"。
1.即陰間。
1.穴位名。在伏兔穴下三寸。
1.隱秘的事情﹐不可告人的事情。
2.指宮中群妃御見之事。
3.陰氣用事。指陰氣占主導地位。
1.為死者做生日。謂之"陰壽"。
1.幽暗的小徑。
2.陰謀詐術。
1.偶數。
2.指天數﹐命運。
1.中醫學名詞。水腫病兩大類型之一。多屬虛證。因脾肺虛弱或腎經虧損等所致。
1.陰間﹐陰曹地府。
1.猶言陰陽怪氣。
1.隱秘不可告人的事。
1.涼風。
1.指在北郊祭地及社稷。
1.陰森高聳。
1.因縱欲淫蕩等事而引起的爭吵不和。
1.陰沉靜寂。
1.古時月夜承接露水的盤子。
1.猶深邃。
1.暗中損害(他人名譽)。
1.陰沉木。
1.猶陰逡逡。
1.暗暗地﹐畏縮地。
1.在北郊的祭祀土神之臺。
1.指在黑燈瞎火中仍談話不止的人。
1.幽暗之室。
2.墓室﹔壙穴。
1.陰氣為害。
2.指陰氣。
3.陰險邪惡。
4.指邪佞之人。
1.室內所生的藤。
1.男性生殖器。
1.指秋冬仍青的樹木。
1.中醫學名詞。指婦女陰部有物下墜或挺出陰道口外的病癥。今統稱為子宮脫垂。
1.沒有成年而死的宗子。《禮記.雜記上》"有父母之喪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殤﹐則練冠﹐附于殤﹐稱'陽童某甫'﹐不名神也"漢鄭玄注﹕"陽童謂庶殤也﹐宗子則曰陰童。童﹐未成人之稱也。"一說為沒有成年而死的女子。見孫希旦集解。
1.滋潤的土壤。
1.月亮的別名。月為陰精﹐又相傳月中有玉兔﹐故稱。
1.暗中解脫。
2.中醫學名詞。婦女陰瘡病之一。
1.擅土地之利的諸侯王。地屬陰﹐故稱。《管子.輕重甲》﹕"管子對曰﹕'楚有汝漢之黃金﹐而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此陰王之國也。'"馬非百新詮﹕"《揆度篇》云﹕'天策陽也﹐壤策陰也。'齊﹑楚﹑燕三國各據有自然特產為其他各國所無﹐足以造成獨占之局勢﹐以操縱天下﹐所謂得地獨厚者﹐故謂之'陰王'。"一說為富埒天子﹐故稱。見安井衡說。
1.猶神威。
2.謂陰氣濃厚。
3.菊的別名。
1.謂短淺的﹐說不出口的。
1.中醫學名詞。奇經八脈之一。陰維主里﹐有維系聯絡在里諸陰經的作用。循行路線是﹕起于諸陰經之交會處﹐上沿腿內側﹐上抵小腹部﹐沿脅肋﹐上貫胸膈﹐到咽部的兩旁會合﹐上行頭面﹐至頂前的頭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