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仍然,依然,還,照舊。
2.
形容詞
頻繁;連接不斷。
3.
副詞
副詞,表示繼續或恢復原狀,相當于"依然"“還”。
4.
名詞
姓。
1.
因;就此。
1.出自《詩·大雅·常武》鋪敦淮??,仍執丑虜。
2.
依照;沿襲。
1.出自《禮記·明堂位》薦用玉豆雕篹,爵用玉盞仍雕。
2.出自《化城寺大鐘銘》序莫不配美金鼎,增輝寶坊,仍事作制,豈徒然也。
3.出自《新唐書·傅弈傳》時國制草具,多仍隋舊,弈謂承亂世之后,當有變更。
4.出自《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有守成不變之人,即大仍其意,小變其形,自成一家。
5.出自《書信集·致臺靜農》蓋近幾年來,域外奇書,沙中殘楮,雖時時介紹于中國,但尚無需因此大改《史略》,故多仍之。
3.
接續;連續。
1.出自《楚辭·九章·悲回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2.出自《新唐書·吳湊傳》文敬太子、義章公主仍薨,帝悼念,厚葬之。
3.出自《和周仲容春日二律句》舊雨仍新雨,今年勝去年。
4.出自《宋史·仁宗紀四》壬子,詔以蝗澇相仍,敕轉運使、提點刑獄督州縣振濟。
4.
一再;頻繁。
1.出自《國語·周語下》晉仍無道而鮮胄,其將失之矣。
2.出自《后漢書·王允傳》自歲末以來,太陽不照,霖雨積時,月犯執法,彗孛仍見。
3.出自《晉書·惠帝紀》禍亂滔天,奸逆仍起,至乃幽廢重宮,宗廟圮絕。
4.出自《依韻和希深游大字院》杖屨恣游遨,池塘仍感慨。
5.
乃,于是。
1.出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贊》淮南衡山親為骨肉……而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
2.出自《南史·宋武帝紀》初,帝平齊,仍有定關、洛意。
3.出自《元史·世祖紀四》濱棣萬戶韓世安,坐私儲糧食……有司屢以為言,詔誅之,仍籍其家。
6.
又;且。
1.出自《周仲章通判潤州》詩已免卑濕憂,仍離鸮??惡。
2.出自《乞修邊備添置參謀編修官札子》欲望圣慈許臣辟置參謀官四員于職事官中,不拘官資,高下兼充;仍添置編修官二員,共措畫條具,以時推行。
3.出自《和謝張功父》老夫最愛嚼香雪,不但解酲仍滌熱。
7.
仍然;還是。
1.出自《和昌英主簿叔社雨》愁已春相背,詩仍債未還。
2.出自《理蔬》詩青蟲捕仍有,蠹葉病還生。
3.出自《小二黑結婚》三仙姑卻和大家不同,雖然已經四十五歲,卻偏愛當個老來俏,小鞋上仍要繡花,褲腿上仍要鑲邊。
8.
見“仍仍”。悵惘失意貌。
1.出自《淮南子·精神訓》今夫窮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為樂矣。嘗試為之擊建鼓,撞巨鐘,乃性仍仍然,知其盆瓴之足羞也。
9.
古國名。
1.出自《左傳·昭公四年》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
2.出自《左傳·哀公元年》生少康焉,為仍牧正。
10.
見“仍仍”。頻頻。
1.出自《詠雪三十二韻贈友》罅隙仍仍掩,高低故故平。
2.出自《餓鄉紀程》社會現象,仍仍相因,層層銜接。
1.亦作"瑩徹"。
2.瑩潔透明。
3.凈化,使明潔。
1.磨拭,使光潔。比喻闡明事理,去惑顯真。
1.徹骨。形容寒氣侵人。
2.猶玉骨。
1.光輝。
1.晶瑩潤滑。
1.明亮。
1.裝飾牛的角。
2.借指牛。
1.晶瑩潔白。
2.指節操高潔。
1.明凈。
2.明白,清楚。
1.晶瑩潔白。
2.謂皮膚瑩潤﹑神態嫻靜。
1.玉鏡。
1.蕭瑟貌。
1.謂磨治使光潔。
1.使眼睛明亮。
1.潔白細嫩。
1.指明月。
1.明潔似玉的美石。
2.喻秀美的詩文。
1.光潔貌。
2.形容通達,透徹。
3.猶熒然。光亮微弱貌。
1.晶瑩潤澤。
1.明聽,明白事理。
1.明亮,亮晶晶。
1.光潔透明的玉。
明潔而有光澤花色瑩澤|瑩澤的羽毛。
1.見"螢窗雪案"。
1.晉人車胤以囊盛螢﹐用螢火照書夜讀◇因以"螢窗"形容勤學苦讀。亦借指讀書之所。
1.《晉書.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后遂以"螢窗雪案"為勤學苦讀之典。
1.同"螢窗雪案"。
1.指螢火蟲。
1.螢火蟲發出的光。
2.借指磷光。
1.螢火蟲。
2.比喻微弱的燈火或亮光。
昆蟲綱,鞘翅目,螢科昆蟲的統稱。身體扁平細長,體壁柔軟。腹部末端有發光器,能發熒光。夜間活動,捕食蝸磐其他小昆蟲。
1.傳說中的一種發光的草。
1.指螢光。
1.螢﹐螢火;爝﹐燭光。謂微弱的光。常作能力薄弱的謙詞。
1.晉車胤家貧﹐夏夜讀書﹐以囊盛螢火照明。事見《晉書》本傳◇以"螢囊"為勤學苦讀的典故。
1.猶螢光。
又稱氟石”。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綠色熒光的礦物。主要成分為氟。玻璃光澤,摩斯硬度4。常見顏色有綠、白、黃、藍、紫等,純凈螢石為無色透明。產于熱液礦脈中。中國是世界上出產螢石最多的國家之一。主要作冶鐵的熔劑,純者可作高級光學透鏡。
1.見"螢窗雪案"。
1.猶螢光。
1.螢光。
1.猶螢光。
1.螢火和蠟燭。謂微弱之光。亦喻微力。
1.承辦;籌辦。
1.見"營堡"。
1.亦作"營保"。
2.堡壘。
3.指宮室的外圍建筑。
1.置備。亦指置備之物。
1.包庇;袒護。
1.營壘。
2.借指屯守營壘之軍隊。
1.營造墳塋。
1.舊時稱中下級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