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單股繩。
1.出自《說文·糸部》紉,單繩也。
2.出自《齊民要術·插梨》先作麻紉,纏十許匝。
2.
搓;捻。
1.出自《楚辭·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2.出自《惜誓》傷誠是之不察兮,并紉茅絲以為索。
3.出自《采菱歌》弭榜搴蕙荑,停唱紉薰若。
4.出自《趙吉甫種德園》詩九畹蘭芳佩可紉,桃李陰成應有地。
3.
以線穿針。參見“紉箴”。
1.出自《兒女英雄傳》姑娘看見,一把手搶過來道:“拿來啵!紉一個針也值得這么累贅!”
2.出自《銅墻鐵壁》蘭英紉好線,來給銀鳳綴褲子的破綻。
4.
縫綴。
1.出自《新唐書·孫孝哲傳》祿山對側門俟召,衣帶絕,不知所為,孝哲箴縷素具,徐為紉綻,祿山大悅。
2.出自《聊齋志異·俠女》日嘗至生家,見母作衣履,便代縫紉。
5.
撫摩。
1.出自《管子·霸形》狄伐邢衛,桓公不救,裸體紉胸稱疾。
6.
通“靭”。柔軟而結實。
1.出自《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蒲葦紉如絲,盤石無轉移。
7.
心中感佩。多用于書信。
1.出自《丙午秋書》七八月之交,子約處遞到所惠書,備紉存念不忘之意。
一種裝有背帶的褲子。在胸前附有護胸或背帶與褲子相連。褲子多為工裝寬松型樣式。多在護胸、背帶和口袋的形式上進行變化而成為一種比較理想的工裝褲款式。
一種裝有背帶的短裙。可通過背帶與裙子的連結件調節腰節的高低和裙子的長短。背帶款式呈背心型、h”型或x”型等,并可加花邊、荷葉邊等裝飾。
一種裝有背帶的短裙。可通過背帶與裙子的連結件調節腰節的高低和裙子的長短。背帶款式呈背心型、h”型或x”型等,并可加花邊、荷葉邊等裝飾。
1.背在背上的口袋。
1.違命放誕﹐不受節制。
1.背棄道義。
2.偏僻的街道。
3.朝著相反的方向。
朝著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標完全相反。
1.背棄道德或恩德。
1.以背向敵。謂逃避敵人。
1.暗中﹐背人處。
1.見"背篼"。
1.背簍。
背靠背。
1.背棄恩義。
1.同"背恩忘義"。
1.見"背恩棄義"。
1.背棄恩德﹐忘卻道義。
1.指背譎﹑抱珥﹐即日旁云氣。
1.背叛而有二心。
1.背叛﹐反叛。
風不能直接吹到找個~的地方休息一下。
1.文件背面的騎縫印。
1.見"背旮旯兒"。
①用脊背馱~著衣包。②擔負~重任ㄧ~著人民的希望。
1.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1.亦作"背弓"﹑"背公"。買賣中間人索取的外快。亦指受托購物時侵吞財物。
2.同"背躬"。戲曲的旁白。
1.見"背工"。
1.見"背工"。
1.見"背公營私"。
1.亦作"背公向私"。
2.謂損公肥私﹐違法求利。
戲曲的旁白打~(說旁白)。
光線不能直接照到那兒~,請到亮的地方來。
1.有些動物回避光的照射﹐喜歡藏在陰暗的地方﹐這種特性稱"背光性"。如紅鈴蟲就有強烈的背光性。
1.方言。駝背。
1.謂昏厥。
比喻代人受過,泛指受冤枉或落下壞名聲。
①后面山~。②不當面有話當面說,不要~亂說。
1.舊時刑杖之稱。亦指杖刑的創傷。
2.持棒于背后回旋舞弄的各種花式。
1.方言。猶言拖累敗壞。
1.猶背晦。
1.見"背晦"。
同‘悖晦’。
1.謂忘恩失信。
1.背后毀謗。語本《莊子.盜跖》"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
〈方〉指欠債。
〈方〉沒有集市的日子每逢~,他就挑起貨擔送貨下鄉。
背部。
反剪他~雙手,來回走著。
土地的出產能力竭盡地力。
1.對農業生產有利的土地條件。
2.地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