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責備;責問。
1.出自《左傳·桓公八年》夏,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使?章讓黃。
2.出自《南史·劉劭傳》多有過失,屢為上所讓,憂懼,乃與劭共為巫蠱。
3.出自《聊齋志異·恒娘》朱堅臥不起,洪始去。次夕復然。明日,洪讓之。
2.
謙讓;推辭。
1.出自《書·堯典》允恭克讓。
2.出自《楚辭·九章·懷沙》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
3.出自《上劉右相書》江海不讓纖流,所以存其廣。
3.
指把好處讓給別人。
1.出自《呂氏春秋·行論》堯以天下讓舜。
2.出自《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志銘》太傅薨,公兄弟讓嗣,公竟棄其家自歸京師。
4.
出讓;轉讓。
1.出自《兒女英雄傳》住不了許多房間,又不肯輕棄祖業,倒把房子讓給遠房幾家族人來住。
2.出自《茶館》您愛嗎?就讓給您!
5.
避開;退讓。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威王問》威王問:“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用之奈何?”孫子曰:“命曰讓威。”
2.出自《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3.出自《張來興》他認理真得很,自己有理的事,連一句話也不讓。
4.出自《東方》我忍耐著又向旁邊讓了讓。
6.
推,推舉。
1.出自《還牢末》哥哥三打祝家莊身亡之后,眾兄弟讓我為頭領。
2.出自《水滸傳》弟兄兩個,都使渾鐵點鋼叉,有一身驚人的武藝。當州里的獵戶們都讓他第一。
7.
舉手與心平。古禮儀式的一種。
1.出自《儀禮·聘禮》賓入門,皇;升堂,讓。
8.
遜色;不及。
1.出自《神童劉少逸與時賢聯句》詩逮十一歲,成三百篇,求之古人曾不多讓。
2.出自《酌中志·逆賢亂政紀略》較藩王止欠一爪,比御服僅讓柘黃。
3.出自京劇《楊門女將》穆桂英不讓當年。
9.
請,邀請。
1.出自《紅樓夢》寶玉忙迎出來,笑說:“我方才到鳳姐姐門上,回進去,說不能見我;我又打發人進去讓姐姐來看。”
2.出自《古城的憂郁·災禍》剛讓進會客室,他第一句話就沖著主人問。
10.
用酒食之類款待;請人接受招待。參見“讓煙”。
1.出自《左傳·成公十二年》若讓之以一矢,禍之大者,其何福之為?
2.出自《紅樓夢》〔薛蟠〕左一壺,右一壺,并不用人讓,自己就吃了又吃,不覺酒有八九分了。
11.
請安。
1.出自《紅樓夢》寶釵起來梳洗了,鶯兒、襲人等跟著先到賈母那里行了禮,便到王夫人那邊起,至鳳姐,都讓過了。
12.
聽任;容許。
1.出自《春雪題興善寺廣宣上人竹院》詩竹風催淅瀝,花雨讓飄飖。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不然,就讓我在你房里搜一搜!
3.出自《銅墻鐵壁》銀鳳調過臉來,難為情地不讓說下去。
13.
便秘而后又腹瀉。
1.出自《急就篇》消渴歐逆咳懣讓。
14.
介詞。猶被。
1.出自《西游記》眾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個弼馬溫,不敢阻當,讓他打出天門去了。
2.出自《空山靈雨·笑》我從遠地冒著雨回來,因為我妻子心愛的一樣東西讓我找著了。
3.出自《仇恨》這男子可沒死,讓滿坑滿谷的螞蟻啃著。
15.
通“攘”。竊奪。
1.出自《管子·君臣下》治斧鉞者,不敢讓刑;治軒冕者,不敢讓賞。
2.出自《諸子平議·管子三》讓當讀為攘,《禮記·曲禮篇》:“左右攘辟。”鄭注曰:“攘,古讓字。”是攘、讓古字通也。此文兩讓字,并當為攘竊之攘,“不敢讓刑”、“不敢讓賞”,謂不敢攘竊刑賞之權也。
16.
通“攘”。擾攘。
1.出自《荀子·榮辱》巨涂則讓,小涂則殆。
2.出自《諸子平議·荀子一》讓當讀為擾攘之攘……巨涂人所共行,故擾攘而不止。
17.
通“釀”。
1.出自《墨子·經說下》無讓者酒,未讓始也,不可讓也。
18.
水名。亦名遜水,廉水的支流。在陜西省勉縣西南。
1.出自《南史·范柏年傳》帝言次及廣州貪泉,因問柏年:“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
2.出自《讀史方輿紀要·陜西五·漢中府》讓水,在縣(褒城縣)西南百三十里。一名遜水。志云: 遜水承廉水下流溉田之余,東南流至古廉水城側。范柏年謂宋明帝“臣鄉有廉泉、讓水”是也。
19.
姓。明有讓師。見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僻姓》。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