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旁邊(跟“正”相對)。
2.
動詞
向一方傾斜。
3.
名詞
書法上曾指漢字筆形中的點。參看“永”字條“永字八法”。
1.
旁邊。
1.出自《詩·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側。
2.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3.出自《說文·人部》側,旁也。
4.出自《臨江仙》詞暮蟬聲盡落斜陽,銀蟾影掛瀟湘,黃陵廟側水茫茫。
5.出自《游褒禪山記》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6.出自《殘春》出了驛站,白羊君引我走了許多大街和側巷,彼此都沒有話說。
2.
傾斜。
1.出自《戰國策·秦策一》側耳而聽。
2.出自《七發》橫暴之極,魚鱉失勢,顛倒偃側。
3.出自《東都遇春》詩坐疲都忘起,冠側賴復正。
4.出自《游龍門記》龕下石縱橫羅列:偃者,側者,立者;若床,若幾,若屏;可席,可憑,可倚。
5.出自《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顏俊﹞一頭想,一頭取鏡子自照。側頭側腦的看了一回,良心不昧,自己也看不過了。
6.出自《有志者》夫人在樓下輕手輕腳料理些雜務,時時側著耳朵聽。
3.
不公正;不正派。
1.出自《書·洪范》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2.出自《尊隱》朝士僝焉偷息,簡焉偷活,側焉皇皇商去留,則山中之歲月定矣。
4.
僻遠。參見“側陋”。
1.出自《贈王太常》詩側同幽人居,郊扉常晝閉。林閭時晏開,亟回長者車。
5.
獨;特。參見“側席”。
1.出自《儀禮·聘禮》公側襲受玉於中堂,與東楹之間。
6.
瘞埋。一說側為廁。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崔氏側莊公于北郭。
2.出自《隨園隨筆·諸經》三《傳》多古字,余嘗戲集之。在《左氏》則……埋曰側。
3.出自《經義知新記》襄十五年《傳》:“崔氏側莊公于北郭。”側與廁同。
4.出自《哀江南賦》探雀鷇而未飽,待熊蹯而詎熟?乃有車側郭門,筋懸廟屋。
7.
藏伏。
1.出自《淮南子·原道訓》處窮僻之鄉,側溪谷之間。
8.
輕微。
1.出自《玉樓夢·聞笛》詞玉樓十二春寒側,樓角暮寒吹玉笛。
9.
漢字筆畫中“點”的古稱。參見“永字八法”。
1.出自《法書通釋·八法》側者,點也。而謂之側者,側下筆使筆鋒右顧,審其勢而側之,故名。
10.
通“惻”。悲傷。
1.出自《楚辭·九歌·湘君》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厞側。
11.
用作謙詞。參見“側聞”、“側想”。
1.出自佚文《維持小學之意見》側惟共和之事,重在自治,而治之良否,則以公民程度為差。
1.方言。過于;太甚。
1.猶分飛。
1.抽身擺脫。
1.舊時傳說人或精怪死后﹐靈魂投胎轉生﹐稱為"脫生"。
1.失聲失氣。形容因悲恐話音失常。
1.靈魂脫離尸體﹐死亡的婉辭。
1.猶倘使。表示假設。
1.出手;離手。
2.指把貨物等售出。
1.南朝梁沈約曾用謝杋"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的話﹐來評王筠的詩﹐見《南史.王筠傳》◇因以"脫手彈丸"形容詩作圓轉流暢。
1.將貨物脫手售出。
1.病名。在嚴重嘔吐﹑腹瀉或大量出汗﹑出血的情況下﹐人體中的液體大量減少。其癥狀是口渴﹑皮膚干燥﹑眼球凹陷﹑尿量減少等。
2.物質失去水分。如結晶體失去結晶水﹐化合物中失去與水相當的氫氧原子等。
3.一種降低物料中水分的作業。有專用的脫水機械﹐如離心脫水機﹑濃縮機﹑過濾機﹑干燥機等。風干也是脫水的一種方法。
1.謂舞矛如風。
1.很像。
①脫離世俗,不沾染俗氣超凡脫俗|氣宇脫俗|脫俗文章笑鸚鵡。②指出家為僧、道剃發脫俗,不問世事。
1.謂簡易樸素。
2.脫去孝服。素﹐指白色的孝服。
1.糙米;只去皮殼﹑不加精制的米。
①道教謂脫去凡胎、肉身而成仙脫胎換骨|大凡成仙的人,或是肉身去的,或是脫胎去的。②比喻一個事物由另一個事物孕育、變化而產生資產階級脫胎于封建社會的晚期。③瓷器工藝。凸印團花,刷上或深或淺的豆青色瑪瑙釉,光潤如無胎骨,故稱。
①道教謂脫去凡胎而為圣胎,換去凡骨而為仙骨。指修煉得道返老還童,脫胎換骨。②謂從一事物中孕育、變化出另一事物詩中脫胎換骨之法,最妙。③謂思想、觀念上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1.脫身逃走。
1.桃仁的別名。
1.照樣描畫或模仿。
2.謂儀態大方﹐不做作。
1.謂衣服甚多﹐時常更換。
1.全身。
2.指病愈。
3.從根本上脫離。
1.謂不受約束地胡作非為。
1.沒有頭尾﹐失去順序。
1.脫逃之兔。喻行動迅疾。
1.舒緩貌。
1.古人席地而坐﹐登席必須脫屨﹐而朝見﹑祭祀等重要禮節﹐尚須脫襪跣足﹐以示至敬。參閱清趙翼《陔馀叢考.脫襪登席》。
1.脫離挽車的勞役『揚雄《解嘲》﹕"婁敬委輅脫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后即用為離窮出仕之典。
1.《新唐書.蘇飂傳》"玄宗平內難﹐書詔填委。獨飂在太極后閣﹐口所占授﹐功狀百緒﹐輕重無所差。書吏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脫矣。'"后以"脫腕"形容書寫用力且極其迅速。
1.猶逃亡。
1.漏網;逃脫。
1.白辛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白辛》。
也稱脫骱”、脫臼”。指組成關節的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按產生的原因分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病理性脫位、習慣性脫位。主要癥狀有局部疼痛、腫脹、畸形和關節功能障礙等,有時可合并血管、神經損傷。
1.書籍刊寫時遺漏的字句。
1.脫漏﹑錯誤。
2.疏忽失誤。
1.比喻看得很輕﹐無所顧戀﹐猶如脫掉鞋子。
1.同"脫屣"。
1.同"脫屣"。
1.漏縫。
1.脫離危險。
1.商品供不應求﹐一時供應不上。
1.指喪服滿期﹐脫去孝衣。舊時常有一定的儀式。
1.解脫;開脫推卸。
1.去掉刑具。謂免罪獲釋。
1.脫去原形。指消瘦過甚。
1.布谷鳥的別稱。因鳴聲而得名。
1.謂選人脫離原有的官階。宋制﹐選人官階為七等﹐只能在此中逐階升遷﹐經磨勘改官方能升為京朝官。
1.見"脫韞"。
1.中醫病名。因先天稟賦不足﹐或思慮﹑勞倦﹑房事﹑酒食所傷﹐或慢性出血﹐以至真陰虧損﹐血海空虛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