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器名。長桿一端有尖頭的刺擊武器。
1.出自《墨子·備城門》槍二十枚,周置二步中。
2.出自《大獵賦》口吞殳鋋,目極槍櫓。
3.出自《續(xù)事始》諸葛亮置木作槍,長二丈五尺,以鐵為頭。
2.
武器名?;疸|,火槍。裝火藥和鐵砂的舊式槍。
1.出自《那里走?時代與我》槍與炸彈和血與肉打成一片的時候,總之是要來的。
3.
武器名??趶皆?厘米以下,發(fā)射子彈的武器。
1.出自《昨日的臨汾》你們沒有新式的槍么?
2.出自如:手槍、步槍、機關槍等。
4.
喻指武裝力量。
1.出自《戰(zhàn)爭和戰(zhàn)略問題》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
5.
性能或形狀像槍的器械或工具。
1.出自如:焊槍、電子槍、煙槍。
2.出自《文匯報》他先細心地以石膏固定好接口,這樣便可自如地一手持鏡框一手持焊槍操作了。
6.
樁。掘土除草的農具。
1.出自《國語·齊語》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镈,以旦暮從事於田野。
7.
削尖的竹木片。供編籬用。參見“槍纍”。
1.出自《文選·揚雄〈長楊賦〉》搤熊罷,拖毫豬,木擁槍累,以為儲胥。
2.出自《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韻》鈎陳摧僥道,槍累失儲胥。
3.出自《新唐書·吐蕃傳下》臧河之北川,贊普之夏牙也。周以槍累,率十步植百長槊,中剚大幟為三門,相距皆百步。
8.
特指茶樹初萌的嫩芽。
1.出自《麈史·詩話》閩人謂茶芽未展為槍,展則為旗,至二旗則老矣。
2.出自《避暑錄話》蓋茶味雖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謂之槍,稍敷而為葉者謂之旗。
3.出自《陳長公餉日鑄茶》詩日鑄標槍芽,月團卷旗避。
9.
突;沖撞。
1.出自《莊子·逍遙游》我決起而飛,槍榆枋。
2.出自《報任少卿書》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正惕息。
10.
見“槍替”。指考試時替別人作文章或答題。
1.出自《官場現(xiàn)形記》這位大人乃是個一竅不通的,只得請了槍手,代為槍替。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他到了考場時,是請人槍替做的。
11.
姓。漢代有槍傳。
1.出自《萬姓統(tǒng)譜?陽韻》槍,見《姓苑》。周時楚有趙烈侯賜歌者槍石田千畝;漢有槍傳。
1.在押的囚犯。
1.記載世系的譜牒。
1.是,乃是。
1.見"系帛書"。
1.捆綁。
1.綴文敘述。
1.討論數(shù)學問題時,在與特定的變量(或未知函數(shù))及其導數(shù)有關的表達式或方程中,與未知數(shù)相乘的已知函數(shù)或常數(shù)稱為系數(shù)。在物理學﹑工程技術及其他方面,也廣泛使用系數(shù)這一名詞。如一個量的部分值與總值之比,或一個量的變化與另一些量的變化之間關系式中的某些有關的數(shù),都稱系數(shù)。這時在系數(shù)之前常冠以有關現(xiàn)象或事物的專名,如"膨脹系數(shù)"﹑"石炭酸系數(shù)"等。
1.繼嗣。
1.指佩帶的瑞玉。
1.遠世子孫。
1.用鎖索捆綁。
1.一種可以用繩纏住獸足的捕獸工具。
①有條理;有順序系統(tǒng)知識|系統(tǒng)研究。②同類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lián)系組合而成的整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商業(yè)系統(tǒng)|組織系統(tǒng)|系統(tǒng)工程。③由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與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一系統(tǒng)相對較高一級系統(tǒng)時是一個要素(或子系統(tǒng)),而該要素通常又是較低一級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最基本的特性是整體性,其功能是各組成要素在孤立狀態(tài)時所沒有的。它具有結構和功能在漲落作用下的穩(wěn)定性,具有隨環(huán)境變化而改變其結構和功能的適應性,以及歷時性。④多細胞生物體內由幾種器官按一定順序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聯(lián)合體。如高等動物的呼吸系統(tǒng)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能進行氣體交換。
以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科學。主要研究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中各種系統(tǒng)的運動規(guī)律,并根據(jù)這種規(guī)律性的認識去改造世界。包括系統(tǒng)論、信息論、控制論、運籌學以及系統(tǒng)工程、系統(tǒng)分析、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能等。
研究系統(tǒng)的一般模式、結構、性質和規(guī)律的理論。狹義指一般系統(tǒng)論;廣義包括一般系統(tǒng)論、控制論、自動化理論、信息論、集合論、圖論、網絡理論、系統(tǒng)數(shù)學、對策論、決策論、電子計算機模擬等理論和方法。它認為一切系統(tǒng)都具有整體性、關聯(lián)性、等級結構性、動態(tài)平衡性、自組織性。它的基本方法有信息論方法、反饋方法、系統(tǒng)分析方法等。
又稱系統(tǒng)程序”。由計算機設計者向用戶提供的,旨在開發(fā)計算機中的資源,使計算機具有某種功能及發(fā)揮計算機效率的軟件。如匯編程序、編譯程序、解釋程序、文本編輯程序、調試程序、操作系統(tǒng)等。不同于實用程序。
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步消除焦慮、恐怖狀態(tài)及其他恐懼反應的行為療法。人不能同時既松弛又緊張,在松弛時本來可引起焦慮的刺激就會失去作用,即對此刺激脫敏了。系統(tǒng)脫敏法即通過逐漸加強這種刺激,并使之脫敏,從而解除患者的焦慮。
1.猶依附。
1.系心企望。
1.舊官吏原職外別加的稱呼名號;所掛的官銜。
1.寄托意象。
2.《周易》中的《系辭》和《象傳》的并稱。
1.亦作"系紲"。
2.捆綁。
1.加腳鐐手銬等刑具拘禁起來。
1.猶歸心。
2.掛心。
1.思慕敬仰。
1.腰帶。
1.注意,留意。
1.猶言牽拉。
1.囚禁于牢獄。
1.謂依附求助。
1.拘禁,拘囚。
2.束縛。
1.以鐵鐐鎖足的刑罰。
1.謂囚禁而治其罪。
1.束縛拘泥。
2.羈留。
3.長久系念。
4.懸掛棄置。
1.接踵而至。形容多。
1.泊舟。
1.系縛于肘。
1.子孫后裔。
1.歸附;隸屬。
1.彈撥樂器所用的一種工具。形似指甲,戴于指端。
1.指用于結交﹑攀附的禮金。
1.牽掛;依戀。
1.指聯(lián)結在器物上的細繩或帶子。
1.唐李復言《續(xù)玄怪錄.定婚店》載,韋固元和中旅次宋城,遇老人倚布囊坐于階上,向月檢書。固問所檢何書?答曰天下之婚牘。又問囊中何物?答曰赤繩子。以系夫妻之足。此繩一系,雖仇敵之家,貧賤懸殊,終不可逭◇以"系足"為締結婚姻大典。
1.指媒人。
1.一姓世代相聯(lián)之宗族。
1.指帝王系組于頸。表示降服。組,系印之絲帶。典出《史記.高帝本紀》"﹝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枳道旁。"《漢書.高帝記上》引此文,顏師古注"應劭曰'組者,天子韨也。系頸者,言欲自殺也。'此組謂綬也,所以帶璽也。"
1.見"餼廩"。
1.謂以肉食之類款待賓客。
1.牲肉與糧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