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齊劉晝《新論.言菀》"文王嗜膽,曾晰嗜棗。膽苦棗酸,與眾異也。"后用以指特殊的嗜好。
1.見"貪生畏死"。
1.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1.貪污的名聲。
1.貪愛歌舞,追求女色。形容生活放蕩。
1.貪吃,貪嘴。
2.指貪圖。
3.貪圖俸祿。
1.貪戀祿位。
1.貪戀權勢。
1.貪求嗜好。
1.對貪人的蔑稱。
1.猶貪玩。
1.貪泉之水。
2.佛教語。謂貪愛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長惡法如水。
1.貪求私利。
1.貪婪放縱。
1.貪求財利的風尚。
1.猶貪求。
1.貪得無厭。
2.貪吃,嘴饞。
1.貪婪邪惡。
1."貪天之功"的省稱。
1.見"貪天之功"。
奪天之所成為自己之功。比喻將他人的功勞據為己有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自謂社稷之臣,貪天之功,僥幸異日,天下之人指為四兇。
1.貪得無厭。
很想得到;極力追求貪圖享受。
1.貪圖玩耍。
1.貪婪冥頑。
2.貪圖頑耍。
1.貪贓枉法。
1.貪贓欺罔。
1.需求無厭和無知妄作。
1.猶貪鄙。
2.指貪鄙的人。
1.同"貪得無厭"。
1.貪戀權位。
1.貪戀權位,羨慕俸祿。
1.見"貪污"。
1.利用職權侵吞國家財物或接受賄賂,過糜爛墮落的生活。
1.謂貪財納賄,行為不檢,聲名敗壞。
在我國,指國家工作人員或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1.貪污。
1.猶貪吝。
1.貪婪狡黠。
1.貪婪邪佞。
1.渴求賢才。
1.貪婪奸險。
1.貪婪的相貌。
1.貪圖小便宜。
1.《呂氏春秋.權勛》"達子又帥其余卒,以軍于秦周,無以賞,使人請金于齊王,齊王怒曰'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與燕人戰,大敗,達子死,齊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國,相與爭金于美唐甚多。此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后以"貪小失大"指因貪圖小便宜而失掉更大的利益。
1.貪婪奸邪。
2.貪婪奸邪的人。
1.貪得的欲望。
2.貪得無厭;不知足。
1.貪得之心永不滿足。
1.貪求寵幸。
1.亦作"貪淫"。
2.貪得無厭。
3.貪財好色。
4.貪圖淫樂。
1.貪愛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