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稱呼姓名。
1.奇異的相貌。相術家多謂命運非凡者之相。
2.佛教稱人或物一時呈現的不同色相。
1.氣味異常濃烈的香料。
2.異常的香味。
1.亦作"異象"。
2.景象不同。
3.奇異的景象。
1.亦作"異心"。
2.二心;叛離的意圖。
3.特指歹心,壞念頭。
4.想法不同。
5.壞心,惡意。
1.優異的品行。
2.指有優異品行的人。
3.謂素質不同。
4.異端或怪異的行為。
1.不同形狀。
2.指不同形狀的事物。
3.怪異或奇特的形狀。
4.變換形狀。
1.不同姓。亦指不同姓的人。
2.指姻親。
1.亦作"異性"。
2.性質不同。
3.性別不同的人。
1.指異教。
2.指異教徒。
3.舊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學派﹑學說。
1.不同的語言;語言不同。
2.指不同或反對的意見。
3.指持異議。
4.奇異的言論。
1.與尋常不同。
1.謂所宜各不相同。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
2.不同的觀點;新的見解。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4.道理不同。
5.違反常規﹑禮法。
1.亦作"異議"。
2.不同的意見。
3.指持不同意見。
4.法律用語。指法官對獄案判斷有不同意見者,得提出另行討論。
1.另有想法;意見不同。
2.指持不同意見。
3.不良意圖;叛離之心。
1.不同的聲音或聲調。
2.指不同的讀音。
3.指不同的語言。
1.用法或用途不同。
1.亦作"異域"。
2.他鄉;外地。
3.外國。
4.特指被敵方占領的土地。
5.指相隔遼遠的兩地。
1.特別優待。
1.災異;反常的自然現象。
1.各自為政。
2.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
3.優異的政績。
1.二心;叛離之心。
1.不同的形狀和構造。
2.不同制度。
1.特異的資質﹑稟賦。
2.指某種材料的特異質地。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3.不同資質。
4.指形體不同。
1.亦作"異致"。
2.不同情狀;意趣不同。
1.舊時指同一種族中的其他部落。
2.指異族。
3.指人類以外的其他物種。
4.指動植物的奇特品種。
5.指不同的品種。
1.不同的形狀;不同的情態。
2.奇異的形狀。
1.美好的姿容﹑儀態。
2.不同的姿態,形狀。
3.特出的才華。
1.不同宗派。
1.異姓。亦指異姓之人。
2.指不同于人類的禽獸草木等。
3.外民族;外國。
1.突地。
1.可愛;美滿。
1.可愛;憐愛。
1.見"忔憎"。
1.象聲詞。
1.亦作"忔?"。
2.猶緊皺。
1.飽食而安逸。
1.散失的本子。
1.散失而復得以保存。多指古籍而言。清嘉慶中,日本林衡(號天瀑山人)輯有《佚存叢書》,所收均為我國散失已久的古籍。
1.謂貪圖安樂而不勤于修身治國。
1.更迭為害。
2.超脫;無拘束。
1.超脫;無拘束。
1.逸道,使百姓安樂之道。
1.謂罰而失當。
1.疏忽。
1.失火。語本《書.胤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孔傳"言火逸而害玉。"
1.謂被俘而逃脫。
1.淫佚之君。
1.逸勞,安逸與勞苦。
1.遁世隱居的老人。
2.使老年或老人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