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絕止;完畢。
1.出自《書·呂刑》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
2.出自《后漢書·趙岐傳》敕其子曰:“我死之日,墓中聚沙為床,布簟白衣,散發其上,覆以單被,即日便下,下訖便掩。”
3.出自《擬古》詩歲暮井賦訖,程課相追尋。
4.出自《書信集·致鄭振鐸》《死魂靈》第六次稿已校訖。
2.
窮盡。
1.出自《抱樸子·知止》狡兔訖則知獵犬之不用,高鳥盡則覺良弓之將棄。
2.出自《新唐書·高適傳》關中比饑,士人流入蜀者道路相系,地入有訖,而科斂無涯,為蜀計者,不亦難哉!
3.
副詞。盡;都。
1.出自《書·秦誓》民訖自若,是多盤。
2.出自《后漢書·禮儀志上》絜者,言陽氣布暢,萬物訖出,始絜之矣。
4.
副詞。終究;竟然。
1.出自《逸周書·皇門》罔不茂揚肅德,訖亦有孚,以助厥辟,勤王國王家。
2.出自《后漢書·伏湛傳》自行束修,訖無毀玷。
3.出自《范陽張公神道碑銘》尚書訖不自明,故下遷。
4.出自《金史·胥鼎侯摯等傳贊》然而汝礪、行信拯救于內,胥鼎、侯摯守御于外,訖使宣宗得免亡國,而哀宗復有十年之久,人才有益于人國也若是哉。
5.
通“迄”。到;至。
1.出自《詩·國風·關雎序》關雎,后妃之德也。
2.出自《唐介》詩必也事有不得已,宜乎訖死爭不回。
3.出自《鄭堂札記》已后祗稱詩話,自首卷以訖末卷。
4.出自《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從古訖今,什么都在改變。
6.
助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已經完成。相當于“了”。
1.出自《燕青博魚》小僂?與我將燕青推出去斬訖報來。
2.出自《刑統賦疏》李大于鄭縣令面上打訖一拳,有傷。
7.
通“仡”。參見“訖訖”。崇高貌。
1.出自《代賀運使吳舍人啟》俛惟孱冗之蹤,訖訖甄題之賜,阻從慶列,第劇歡悰。
1.亦作"嗚邑"。亦作"嗚悒"。
2.因悲哀﹑憤懣而抑郁氣塞。
3.形容聲音低沉凄切。
1.見"嗚唈"。
1.親吻。
1.吹角聲。
1.涂墻的工具。參見"杅刀"。
1.見"杇墁"。
1.亦作"杇槾"。亦作"杇鏝"。
2.涂飾;粉刷。
1.見"杇墁"。
1.泥水匠。
1.巫婆。
1.巫師道士作法時的一種步法。
1.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
1.春秋齊襄公令國中民家長女不嫁,留家主祠,叫做巫兒。
2.泛指巫覡。
1.指歌舞作樂的風俗。巫覡以歌舞事神,故稱。
2.巫覡降神的風尚。
1.巫山峰巒。
2.即巫山。為男女幽會之處。
1.古代稱巫師使用邪術加害于人為巫蠱。
2.指巫蠱之禍。
1.漢武帝時因巫蠱而引起的一場統治者內部的斗爭『時迷信,以為用巫術詛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稱為"巫蠱"。武帝晩年多病,疑乃左右人巫蠱所致。征和二年,江充因與太子有隙,借機誣告太子宮中埋有木人,太子懼,殺充及胡巫,武帝發兵追捕,太子兵拒五日,戰敗自殺。掘蠱之事上牽丞相,下連庶民,前后被殺者數萬人,史稱"巫蠱之禍"。事見《漢書·武帝紀》﹑《江充傳》﹑《公孫賀傳》。
1.猶妄說。巫,通"誣"。
1.猶巫祝。
1.世代習巫者的通稱。
1.官名。掌管醫療馬病事務。
2.復姓。春秋有巫馬期。見《呂氏春秋.察賢》。
1.女巫。
1.傳說中的神醫名。
2.泛指名醫。
1.女巫◇指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福禳災﹑占卜等為職業的女人。
1.戰國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之立廟,號曰朝云。"后遂用為男女幽會的典實。
2.山名。在四川﹑湖北兩省邊境。北與大巴山相連,形如"巫"字,故名。長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峽。
1.相傳赤帝之女名姚姬,未嫁而卒,葬于巫山之陽,楚懷王游高唐,晝寢,夢與其神相遇,自稱"巫山之女"。見宋玉《高唐賦》序及李善注◇人附會,為之立像,稱為"巫山神女"。
1.巫山之上,群峰疊起,其著者有十二峰,峰名說法不一。據宋祝穆《方輿勝覽》載十二峰為望霞﹑翠屏﹑朝云﹑松巒﹑集仙﹑聚鶴﹑凈壇﹑上升﹑起云﹑飛鳳﹑登龍﹑圣泉。元劉塤《隱居通議.地理》據《蜀江圖》則為獨秀﹑筆峰﹑集仙﹑起云﹑登龍﹑望霞﹑聚鶴﹑棲鳳﹑翠屏﹑盤龍﹑松巒﹑仙人。
1.形容女子美麗的鬢發或優美的身段。
2.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雙調四十四字,平韻。另一體雙調四十六字,上闋平韻,下闋換兩仄韻兩平韻。
語出宋玉《高唐賦》序楚懷王夢與神女相會,神女說妾巫山之女也”,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用來指男女幽會合歡。
1.巫師。
1.男巫女巫的通稱;或專指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
1.古代從事求神占卜等活動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歷數﹑史冊的人叫"史"。這些職務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統稱"巫史"。
借超自然”的力量來實現某種愿望的法術中國原始的巫術被古代的統治者利用為愚民的工具。
1.古代祈雨女巫。
1.古代稱女巫為巫,男巫為覡,合稱"巫覡"◇亦泛指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巫師。
1.古代傳說人名。黃帝時人。
2.古代傳說人名。傳說為唐堯時人。
3.古代傳說人名。殷中宗的賢臣。一作巫戊。相傳他發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創始者,又是個占星家,后世有假托他所測定的恒星圖。
4.山名。在山西夏縣東。
1.古代傳說中的女巫。
2.古神醫名。參見"巫彭"。
3.巫山的南面,指巫峽。
4.即巫山。
1.古代以祝禱為主或兼用一些藥物來為人消災治病的人。
2.巫師和醫師。
1.巫覡歌舞時用的音樂。
1.巫婆。
1.指男女幽會。
1.猶巫山云雨。
1.淮水神名。
1.即巫支祁。
1.古代稱事鬼神者為巫,祭主贊詞者為祝;后連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
1.房屋的夾墻。
2.指孔壁所藏之典籍。
3.房屋的墻壁。
1.屋前的臺階。
1.高樓大廈頂上的游藝場所或茶座。
1.屋頂。
1.房屋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