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歌舞作樂的風俗。巫覡以歌舞事神,故稱。
2.巫覡降神的風尚。
1.蒼玄﹐青天。
2.見"青玄帝"。
1.即青玄九陽上帝。
1.道教神名。道教以純陽為九陽﹐火為純陽﹐水為純陰。道士作水火煉度法事﹐則請此神。
1.烏黑而圓貌。
1.碧血。
1.烏鴉。
1.猶言黑壓壓。
1.綠頭鴨。
1.茶葉的嫩尖。唐時湖州顧渚所產(chǎn)名茶。
1.青山。
1.山崦﹐山曲。
1.亦作"青嵓"。
2.青山。
1.鹽的一種。多產(chǎn)于西南﹑西北各地的鹽井﹑鹽池之中。大而青白﹐故稱。也稱戎鹽。
2.喻白雪。
1.見"青巖"。
1.喻指意氣相投的好友。
1.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瞳子紺青色。因以"青眼律"指佛教教義或佛教戒律。
1.青翠重疊的高峰。
1.指清雅艷麗的梅花。
1.見"青焰"。
1.黑色的羊。
2.傳說中木精﹐煞神。
3.見"青羊宮"。
1.道教觀名。在四川省成都市。唐代始建﹐清初重建。有銅制青羊﹑鐵鑄瓶等古物和八角亭﹑青羊橋等古跡。每年農(nóng)歷二月間有花會﹐為成都游覽勝地。
1.指春天。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 6.傳說中黃帝二十五子之一﹐與夷鼓同為己姓。 7.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陽縣『為涇縣地。唐置青陽縣﹐以其地在青山之陽而得名。明清屬安徽池州府。
1.樹木名。又叫水楊。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葉倒卵形﹐果實卵圓形。木材白色﹐質地輕松﹐供建筑用。
1.地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
2.地名。在今湖北省江陵縣。
1.見"青要"。
1.見"青要"。
2.喻荷梗。
1.青玉。
2.青石的美稱。
3.喻碧峰。
1.青玉版。
1.指幽深的青山。
1.亦作"青腰"﹑"青葽"。玉女名。傳說中的仙女。
2.亦作"青腰"﹑"青葽"。傳說中主降霜雪的女神。亦用以借指秋季。
3.道教紫清帝君的別號。
1.礦石名??涨嗟膭e稱。
1.綠色的田野。
1.清夜。寂靜的深夜。青﹐通"清"。
戲曲腳色行當。正旦”的別稱。
1.謂帝王被俘﹑受辱的預兆。
1.指宋元時地方獄吏。因穿皂衣﹐故稱。
1.《南史.宋紀上.武帝》﹕"﹝帝﹞后伐荻新洲見大蛇長數(shù)丈﹐射之﹐傷。明日復至洲﹐里聞有杵臼聲﹐往覘之﹐見童子數(shù)人皆青衣﹐于榛中搗藥。問其故﹐答曰﹕'我王為劉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殺之?'答曰﹕'劉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殺。'帝叱之﹐皆散﹐仍收藥而反。"后遂以"青衣夢"指劉裕所創(chuàng)帝業(yè)。
1.差役﹐皂隸。
1.即蠶叢氏。教民蠶桑﹐民尊之為神。
1.舊時平民服裝。
1.指晉懷帝被俘受辱事。
1.妾魚的異名。又稱鳑魮魚。游江河間﹐常一﹑二相隨﹐猶如青衣婢女﹐故稱。
1.碧綠的河水。
1.青黑色。
1.隋代御史中丞等風憲官接受彈章﹑訴詞的青色袋子。
1.水鳥名。即鹢。俗稱青雀。
1.傳說中翳鳥的彩色毛羽。
1.見"青鸞翼"。
1.綠色的樹蔭。
2.指樹的影子。
1.青色和紅色。
2.指青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