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手掌打。
2.
動詞
〈書〉刮;削。
3.
動詞
對下級的請示、報告等發表意見或對文章進行評點。
4.
動詞
批評,批判。
5.
形容詞
大量地、成批地買賣貨物。
6.
動詞
指批發或批購。
7.
量詞
用于大宗的貨物或數量較多的同時行動的人。
8.
名詞
(~兒)〈口〉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
1.
用手擊。
1.出自《左傳·莊公十二年》﹝宋萬﹞遇仇牧于門,批而殺之。
2.出自《世說新語·德行》有參軍見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殺之。
3.出自《徐公墓志銘》我子欠租,系久不勝饑,大叫。役者批之。
4.出自《殉》他就不再等大嫂的斥罵,或者批他的耳光,便把飯碗交給大嫂。
2.
觸;撞擊;沖擊。
1.出自《史記·刺客列傳》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
2.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逾波趨浥,蒞蒞下瀨,批巖沖擁,奔揚滯沛。
3.出自《七召》手羈鐵頂,足批銅頭。
4.出自《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嚴師忽得病若狂,或自批觸,穢詈叫呼,數日不已。
3.
排除;推開。
1.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魏其侯失勢,亦欲倚灌夫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后棄之者。
2.出自《殺狗勸夫》小的每將孫二拿到檐下大雪里跪著。[梅香做批末跪科]
4.
剖;削。
1.出自《齊民要術·種蔥》兩耬重耩,竅瓠下之,以批契系腰曳之。
2.出自《房兵曹胡馬》詩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3.出自《清異錄·火寸》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黃,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
4.出自《贈蒲察元帥》詩品嘗春色批金橘,受用秋香割木瓜。
5.
批示。
1.出自《寄獻梓橦山侯侍御》詩賜衣僧脫去,奏表主批還。
2.出自《清波別志》圣人出口為敕,批出,誰敢違。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那些錢莊幫得了這個批,猶如喚起他的睡夢一般。
6.
評語。
1.出自《書史》王獻之《日寒帖》,有唐氏雜跡,印后有兩行謝安批。
2.出自《兒女英雄傳》﹝程師爺﹞說著,便拿起筆來便加了幾個密圈,又在詩文后面加了一個批。
7.
評判;評選。
1.出自《樂郊私語》﹝楊廉夫﹞遂運筆批選,止取鮑恂、張翼、顧文煜、金炯四首。
2.出自《儒林外史》向日馬二先生在家兄文海樓,三百篇文章要批兩個月,催著還要發怒,不想先生批的恁快!
8.
批判。
1.出自《隨想錄·要不要制訂“文藝法”?》我還記得“四害”橫行的時候,因為有人說“文藝工作危險”,就大批“文藝工作危險論”。
9.
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
1.出自如:線批兒;麻批兒。
10.
謂大量地、成批地買賣貨物。
1.出自《鏡花緣》這個貨單拿到大戶人家,不過三兩日就可批完。
11.
事物分次第之稱。
1.出自《新方言·釋言》或言事有先后第次則曰一批一批。
12.
指攻擊。
1.出自《西楚都彭城論》北收燕趙之卒,南引荊邾之師,關外可厚集其勢,關中可迭批其隙。
13.
今作量詞。用于數量較多的事物或人。
1.出自《銅墻鐵壁》上級宣布了原準備作戰時用的大路以南的大批向導可以不要了。
1.攝氣運息。為古代的一種養生術。
1.讓熱能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各種物質的導熱能力不同﹐金屬的導熱能力最強。
1.指導啟示。
1.前導;領頭。
1.具有大量自由電荷﹐容易傳導電流的物質。這種物質也容易導熱。一般金屬都是導體。
1.指導教習。
1.前導。
1.輸送電流的金屬線﹐多用銅或鋁制成。
引導的方向新聞工作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1.疏導排泄。
1.漢代﹐地方進貢朝廷﹐須先另送物品給中署﹐謂之導行費﹐與后來的"門包"略同。
1.謂引導而使和順。
1.猶引導。
1.傳達疏導之言。
2.書籍或論文開頭的引言。
1.引申推衍。
將戲劇、電影、電視劇劇本搬上舞臺、銀幕或熒屏的藝術創作總負責人。其任務是根據劇本進行藝術構思,制訂導演計劃,組織和諧調各藝術部門的創作,指導排練或拍攝,把劇本體現為完整的藝術形象,達到預期的演出目的。
1.導達顯揚;引導宣揚。
2.啟發引導。
1.攝生養性。
1.亦作"導繹"。向導兼翻譯。
2.翻譯。
1.見"導譯"。
1.輔導佐理。
1.致意。
1.猶起因。
也稱道引”。中國傳統養生保健和醫療體育方法之一。包括軀體運動、呼吸運動和自我按摩。相傳起源于原始社會末期。戰國銘刻《行氣玉佩銘》和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導行圖》,記載古導引的呼吸運動方法和肢體運動姿式。傳統的導引套路有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等。
1.招致。
1.引導游覽。
2.指以引導游覽為職業的人。
1.方言。以引導游覽為職業的婦女。
1.引導啟發。
1.引導啟發。
1.逢迎獻媚。
2.指逢迎獻媚的人。
1.新聞術語。在一條新聞的開頭﹐用幾句話突出新聞的中心﹐使讀者能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和背景﹐稱為導語。
1.勸導曉諭。
1.謂企求美譽。
發源;來源天才導源于勤奮。
1.精選稻米。
1.前導的儀仗。
1.導騎。
1.唐詩人賈島與劉叉的并稱。
日本戲劇家。1902年赴英、德研究戲劇◇任早稻田大學文學院院長,主編《早稻田文學》。曾參與創辦文藝協會及藝術座劇團,翻譯演出易卜生等人的劇作。著有《新美辭學》、《近代文藝的研究》等。
1.唐詩人賈島與李洞的并稱。
1.全部領土由島嶼組成的國家。
1.唐代詩人賈島與詩僧無可的并稱。島嘗為僧,無可為島從弟。二人詩作風格相似,皆多凄苦之詞。
1.指唐賈島和孟郊的詩歌風格。島郊詩作多清切凄苦,因以并舉。
1.古指我國東部近海一帶及海島上的居民。
2.南北朝時南北雙方封建統治者各以正統自居,互相詆毀,北朝稱南朝為島夷。
3.指倭寇。亦泛稱外國侵略者‖有鄙視意。
1.似海島般聳峙。
1.謂樹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
1.轉手倒賣以牟取暴利。
1.破落;垮臺。
2.指建筑物倒塌﹑殘破。
1.輪換;換班。
1.戲曲板式,也寫作"導板"。多用以表達憤怒﹑激昂﹑悲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