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安寧。
2.
動詞
〈書〉使安寧。
3.
名詞
江蘇省南京的別稱。
4.
名詞
(Níng)姓。
5.
名詞
(Níng)指寧夏。
6.
動詞
〈書〉省親;問安。
1.
亦作“寍”、“寕”。亦作“寜”、“甯”。亦作“??”。
2.
安寧。
1.出自《書·大禹謨》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2.出自《論衡·書解》呂氏橫逆,劉氏將傾,非陸賈之策,帝室不寧。
3.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明公蒙塵路次,群下不寧,不審尊體起居何如?
4.出自《雙槐歲鈔·易儲詔》??守潯州,軍民畏服,賊不犯境。近聞為事,以致賊徒流??德慶。曲加寬宥,仍前哨守,則廣西寧而廣東無流??之害矣。
5.出自《書信集·致李秉中》中國近又不寧,真不知如何是好。做起事來,誠然,令人心悸。
3.
謂使安寧。
1.出自《順宗實錄一》陛下未親政事,群臣不敢安,宜存大孝,以寧萬國,天下之幸。
4.
謂守父母之喪。
1.出自《漢書·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
2.出自《南史·文學傳·丘巨源》〔丘巨源〕寧喪還家。
3.出自《舊唐書·德宗紀下》常參官在外除授及分司假寧往來,并給券。
5.
江蘇省南京市的簡稱。清代南京為江寧府治,故名。
6.
謂探望、省視父母。
1.出自《漢書·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
2.出自《南史·文學傳·丘巨源》〔丘巨源〕寧喪還家。
3.出自《舊唐書·德宗紀下》常參官在外除授及分司假寧往來,并給券。
1.傳說神仙所乘的螭龍駕的車。
1.猶蛟龍。
1.古代皇帝玉璽的角。璽紐龍形﹐故名。
1.刻有螭形的宮殿臺階。
1.雕有螭形花紋的椽子。
1.螭形為飾的熏香銅匣。
1.傳說中無角的龍。
2.傳說中的鳥名。
1.以螭形為飾的香爐。
1.見"螭魅"。
1.見"螭魅罔兩"。
1.亦作"螭鬽"。
2.傳說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種壞人。螭﹐通"魑"。
1.亦作"螭魅魍魎"。亦作"螭鬽魍魎"。
2.傳說中川澤山林的妖怪◇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螭﹐通"魑"。
1.見"螭魅罔兩"。
1.螭形的印紐。
1.見"螭蟠"。
1.猶虎踞龍盤。
1.亦作"螭盤"。
2.如螭龍盤據。
1.盤曲貌。
1.螭龍與虬龍。
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
1.螭紐及系紐的絲帶。指官印。
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頭形的石階等。
2.見"螭頭官"。
1.指史臣入值記事。
1.喜極而鼓掌。
2.指歡欣鼓舞。
1.酒的別名。
1.歡樂的場景或場面。
高興,痛快心情~。
1.歡樂地歌唱。
1.歡樂的心情。
1.猶歡躍。
1.悲喜。
1.歡樂。
1.歡快地款待。
1.歡騰。
1.歡樂的恩情。
1.歡樂與感傷。
1.猶情哥。女子對所愛男子的昵稱。
①歡樂地歌唱盡情~◇汽笛在~。②歡樂的歌聲 ~笑語ㄧ遠處傳來了青年們的陣陣~。
1.結為婚姻。
1.猶舊歡。
1.歡笑;歡樂。
1.驚喜。
1.歡悅和好。
1.因歡愛而結為夫妻。
1.猶歡諧。
1.歡鬧。
歡樂地呼喊熱烈~ㄧ~勝利。
1.歡樂的聚會。
2.特指男女相會尋歡。
1.歡洽。
1.歡悅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