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怯弱。
1.出自《晉書·文苑傳·王沈》百辟君子,奕世相生,公門有公,卿門有卿。指禿腐骨,不簡蚩儜。
2.出自《宋書·王微傳》吾本儜人,加疹意惛,一旦聞此,便惶怖矣。
2.
困頓。
1.出自《當來日大難行》大牛豎,小牛橫,烏啄牛背,足跌力儜。當來日,大難行。
3.
粗劣。參見“儜奴”、“傖儜”。
1.出自《洛陽伽藍記·凝圓寺》時隴西李元謙樂雙聲語,常經(jīng)文遠宅前過,見其門閥華美,乃曰:“是誰第宅過佳?”婢春風出曰:“郭冠軍家。”元謙曰:“凡婢雙聲。”春風曰:“儜奴慢罵。”
2.出自《菉友肊說》乃婢語本適合,初不知雙聲為何事,遂疑元謙罵之,故以“儜奴”報之。
3.出自《祭興元李司空文》夷風傖儜,獷俗悍害。
4.出自《閻立本職貢圖》詩音容傖獰服奇厖,橫絕嶺海逾濤瀧。
5.出自《聊齋志異·跳神》時嚴妝,騎假虎假馬,執(zhí)長兵,舞榻上,名曰“跳虎神”。馬、虎勢作威怒,尸者聲傖儜。
4.
見“傖儜”。雜亂貌。
1.出自《〈竹枝詞〉序》歲正月,余來建平,里中兒聯(lián)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jié)……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澳之艷。
5.
您。
1.出自《老殘游記》昨日龍叔不說嗎,儜早去也是沒有。
1.對公主生日的敬稱。
1.比喻夫妻。
1.見"鸞交鳳友"。
1.比喻情侶;夫妻。
1.據(jù)《海內(nèi)十洲記.鳳麟洲》載,西海中有鳳麟洲,多仙家,煮鳳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續(xù)弓弩已斷之弦,名續(xù)弦膠,亦稱"鸞膠"◇多用以比喻續(xù)娶后妻。
1.指續(xù)娶的后妻。
1.宮階。
1.有鸞鳥圖案的織錦。
1.道教的經(jīng)卷。
1.喻指筆勢飛動。
2.鸞鈴驚動。
1.即鸞旗。
1.《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引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羪賓王結羋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逾戚﹐三年不鳴。夫人曰'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縣鏡以映之!'王從言。鸞睹影感契,慨焉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絶。"后即以"鸞鏡"指妝鏡。
1.鸞車前的橫木。借指鸞車。
1.比喻情侶倦怠的樣子。
1.鸞鳥之林。比喻人才薈萃之所。
1.車鈴的一種。
2.系在馬身上的響鈴。
1.織有鸞形圖案的絲織物。
1.鸞與龍。比喻帝王。
2.比喻優(yōu)秀人材。
3.婦女頭飾名。
1.天子王侯所乘之車。
1.即鸞輅。
1.鸞與鷺。常用以比喻高貴者。
1.媒妁。
1.鑄有鳳鸞飾物的宮門。借指宮廷。
1.見"鸞鶴"。
1.冠冕名。唐代三公的禮冠。
1.鸞鈴鳴響。
2.鸞鳳和鳴。比喻夫妻和美。
3.彈琴的一種指法。
1.彈奏演唱的美稱。
1.帷幕的美稱。
1.天子的車乘。
1.傳說中的神鳥﹑瑞鳥。
1.見"鸞耦"。
1.鸞鳥配對。比喻情侶。
1.有鸞鳥圖飾的褥墊。
1.雕有鸞鳥的玉佩。
1.車駕的美稱。
1.比喻書法筆勢之妙。
2.比喻飄泊無定所或夫妻﹑情侶離散天各一方。
1.翰林院的別稱。
1.見"鸞棲"。
1.比喻書法筆勢飛舉之態(tài)。
1.見"鸞旗"。
1.天子儀仗中載有鸞旗的前導車。
1.鸞鶴飛舞。奇特生動貌。
1.形容行走有節(jié)奏有威儀。
1.繡有鸞鳳花飾的衾被。
1.謂乘鸞仙去之情。
1.鸞車橫木上所飾的金鳥。
1.亦作"鸞?"。
2.宮闕。
1.南朝梁庾肩吾《序》"波回墮鏡之鸞,楷顧雕陵之鵲。"后以"鸞鵲"指書法優(yōu)美。
1.繡有鸞鳥的裙子。
1.傳說中的仙山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