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善于花言巧語、諂媚奉承。
2.
形容詞
〈書〉有才智。
1.
亦作“侫”。
2.
用花言巧語諂媚人。參見“佞諂”。
1.出自《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五年》百官佞我,皆稱太子聰明睿智,唯運所言忠直耳。
3.
柔弱;柔媚。
1.出自《與唐處士書》〔琴聲〕清厲而弗靜,其失也躁;和潤而弗遠,其失也佞。弗躁弗佞,然后君子其中和之道歟?
4.
奸邪。參見“佞道”。
1.出自《隸釋·漢成陽令唐扶頌》囹圄空虛,國無佞民。
5.
迷惑;迷戀。
1.出自《立部伎》詩奸聲入耳佞人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2.出自《宿石門》詩嗟我老無用,佞山久成翁。
6.
才能。
1.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君幼,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
2.出自《國語·晉語一》我不佞,雖不識義,亦不阿惑,吾其靜也。
7.
善辯;口才好。
1.出自《書·呂刑》非佞折獄,惟良折獄,罔非在中。
8.
逞口才。
1.出自《莊子·漁父》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
2.出自《謁夷齊廟》詩楚狂歌鳳衰,荷蕢譏擊磬。自非為斯人,棲棲無乃佞。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