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斜著眼睛看。
1.
視。
1.出自《左傳·哀公十三年》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
2.出自《楚辭·離騷》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3.出自《答張徹》詩倚巖睨海浪,引袖拂天星。
2.
斜著眼(看);斜視。
1.出自《禮記·中庸》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視。
3.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
4.出自《青春之歌》他斜過眼睛睨著道靜,半天才小聲地從牙齒縫里喊道:“原來你的男朋友在等你!可是,我的家我要回去!”
3.
顧視;回視。
1.出自《雜言》詩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嶺穴猶存。
2.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遠逝〉》游蘭皋與蕙林兮,睨玉石之?嵯。
4.
尋視。
1.出自《墨子·經說上》慮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
2.出自《〈梁節盦詩〉序》世無智愚,得睨而知之。
5.
窺伺。
1.出自《戒庵老人漫筆·談參傳》參之貲日益,窖而藏者數萬計。然弗子,僅有女,女所適者某,睨其藏久之。
2.出自《讀通鑒論·唐武宗》蓋當動亂之日,已挾自私之計,上脇朝廷,下睨其主。
6.
偏斜。
1.出自《莊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7.
通“婗”。小兒。
1.出自《墨子·雜守》睨者小五尺,不可卒者,為署吏。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