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代詞
代詞,指稱對方。
2.
代詞
泛指任何人(有時實際上指我)。
3.
代詞
用在表示單位或團體的名詞前稱對方。
4.
代詞
“你”和“我”和“他”用在平行的語句里,表示大家一起來參加。
1.
代詞。稱對方(一個人)。
1.出自《周書·異域傳下·突厥》拜訖,乃扶令乘馬,以帛絞其頸,使才不至絕,然后釋而急問之曰:“你能作幾年可汗?”
2.出自《唐摭言·賢仆夫》或為其類所引曰:“當今北面官人,入則內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打雨,你何不從之?”
3.出自《儒林外史》潘三道:“老六,久不見你!尋我怎的?”
4.出自《二馬》來!咱們搞搞!你問咱五十個單字,咱問你五十個,倒得領教領教您這得一百分的怎幺個高明法兒!
2.
代詞。亦用于表示領屬關系。猶言你的;你們的。
1.出自《北齊書·恩幸傳·高阿那肱》﹝阿禿師﹞呼顯姐姓名云:“阿那瓌終破你國。”
2.出自《西廂記》[末問云]是誰?[紅云]是你前世的娘。
3.出自《儒林外史》傍一個人道:“這官不是你兒子,你兒子卻也做了官,卻是今生再也不到你跟前來了。”
4.出自又如:這一任務由你廠承擔。
3.
代詞。你們。
1.出自《水滸傳》宋公明兄長斷然不肯。你眾人枉費了力,箭頭不發,努折箭桿。
4.
代詞。泛指任何人。
1.出自《朱子語類》你欲以此術制他,不知他之術更高你在。
2.出自《大場的一夜》譬如肚子餓了,而你沒有水,那幺只好有干糧也不吃,干著挨餓。
5.
代詞。特用于跟“我”或“他”配合,表示“這個”或“那個”的意思。
1.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卻早成親兩月,潘父就發作兒子道:“如此你貪我愛,夫妻相對,白白過世不成,如何不想去做生意?”
2.出自《五奎橋》在南鄉一連跑了七八個村子,向他們商量借皮帶,他們你推我讓的都不愿意領頭作主。
3.出自又如:你一條,他一條,一共提出了五六十條建議。
1.勇壯剛毅。
1.健壯的羽翼。亦指善飛的鳥。
1.強健而勇敢;剛勇。
2.壯勇者;壯丁。
3.宋代禁軍之一。
4.兵勇;士卒。
1.宏大的謀略。語出《詩.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壯其猶。"鄭玄箋"猶,謀也;謀,兵謀也。"朱熹注"猶,謀也;言方叔雖老,而謀則壯也。"
1.豪壯的言語。
2.侈談,大言。
3.我國壯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主要分布在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分北部南部兩個方言。
1.指農歷八月。
遠大的志向雄心壯志|壯志饑餐胡虜肉。
1.形容志向非常遠大。凌云,直上云霄。
1.宏偉的制作。
1.勇猛的士兵。
分布于廣西、云南、廣東、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約15556萬人(1990年)。曾稱僮族”,1965年改現名。用壯語。原有方塊壯字,現推行拼音壯文。信仰多神,流傳道教。鑄造和使用銅鼓的歷史悠久,擅長壯錦刺繡。陶瓷工藝和干欄”建筑頗為著名。盛行歌圩。傳統節日有牛王節、三月三。主要從事農業。
1.呈報的公文。
2.訴訟的呈文。
1.狀子。
1.狀牒的副本。
1.遞狀控告。
1.情況,狀態。
2.指癥狀﹐癥候。
1.供詞。
情形,呈現出來的樣子生活狀況。
1.形似。
2.形狀和種類。
1.見"狀貌"。
1.亦作"狀皃"。
2.相貌,容貌。
3.外貌;形狀。
4.描摹;描繪。
1.官方設置的替訴訟人起草狀子的辦事機構。
1.猶形態。
1.即狀頭。
1.描繪事物。
1.描繪。
動詞、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性狀的程度等的修飾成分。如在山很高”、爽快地答應了”、晚上看電視”、在學校讀書”中,很”、爽快地”、晚上”、在學校”即是狀語。
1.一種賭具。用牙或骨﹑竹為籌,最大者為狀元,為六十四注;其次為榜眼﹑探花,各三十二注;最小為秀才,只一注;用六骰卜彩,視所擲籌的得失,局畢計籌,以所得多少分勝負。參閱清金學詩《牧豬閑話》。
1.果名。荔枝之一種。宋曾鞏《荔枝錄》"狀元紅﹐言于荔枝為第一﹐出近歲﹐在福州報國寺。"一說﹐宋狀元徐鐸于故居手植荔枝﹐命名為"延壽紅"。鐸既沒﹐人因稱"狀元紅"。見清周亮工《閩小記》﹑清顧張思《土風錄.狀元紅》。
2.花名。牡丹之一種。
3.酒名。
1.梅花的別稱。
1.酒令的一種。
1.即副詞。
1.幢幡羽葆。猶幡蓋。
1.軍前執旗先導的隊伍。
1.旌旗之類。儀仗或軍事指揮所用。
2.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從頭安寶珠的高大幢竿下垂,建于佛寺或道場之前。分言之則幢指竿柱,幡指所垂長帛。
1.赤幢和曲蓋。古為將軍刺史的儀仗,因亦用以稱刺史﹑郡守。語出《晉書.馬隆傳》"詔曰隆以偏師寡眾,奮不顧難,冒險能濟,其假節﹑宣威將軍,加赤幢﹑曲蓋﹑鼓吹。"
2.供神佛的幢幡傘蓋。
1.旗竿。
1.旌旗儀仗之類。
1.旌旗和戈戟。泛指儀衛。
1.六朝時武職名。禁衛軍將領。
1.旗幟儀仗。
2.旌旗和符節。
1.古代車上的帷飾,由油幢﹑絲繩絡網﹑繡錦絡帶等組成。
1.旌旗。
1.旌旗和棨戟。古代大將之車建矛戟幢麾。用以泛指儀仗。
1.車帷。
1.佛幢。
1.指所屬的部隊。
1.將帥的大旗。
1.古時用羽毛裝飾的車蓋。
1.南北朝及隋的武官。負責宿衛或統兵。始于劉宋末年。官品代有不同,北周為七品,北齊及隋為從九品。
2.出資建立經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