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端倪”。〈書〉①事情的眉目;頭緒;邊際。②指推測事物的始末。
2.
名詞
端,邊際。
3.
名詞
(Ní)姓。
1.
亦作“淣”。
2.
微始,分際。
1.出自《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
2.出自《莊子·秋水》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
3.出自《唐才子傳》心神游穹厚之倪,耳目及晏曠之際。
3.
端;涯際;邊際。
1.出自《莊子·大宗師》反覆始終,不知端倪。
2.出自《非國語·三川震》又況天地之無倪,陰陽之無窮。
3.出自《新唐書·回鶻傳論》肅宗用回紇矣,至略華人,辱太子,笞殺近臣,求索無倪。
4.
方言。第一人稱代詞,我,我們。
1.出自《海上花列傳》倪一淘吃夜飯去。
5.
通“齯”。參見“倪齒”。老人齒落后又重新長出的牙齒。后以“倪齒”指高壽之人。
1.出自《列女傳?魯季敬姜》于是乃擇嚴師賢友而事之,所與游處者,皆黃耄倪齒也。
6.
姓。
1.出自《后漢書?崔骃傳》門下掾倪敞諫,篆乃強起班春。
7.
幼兒。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反其旄倪。
2.出自《舊唐書·玄宗紀下》於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
3.出自《重塑釋迦文佛臥象碑銘》不分耄倪,皆舉手加額,競輸寶泉,以后為愧。
8.
引申為區分。
1.出自《莊子?秋水》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1.猶言忝列。擔任要職的謙詞。
1.猶充朝。
1.光大門庭。
2.用為賀人生子之詞。
1.充滿,遍布。
1.布滿;填滿。
2.自滿;驕傲。
3.充分具有。
1.繁盛。
1.謂覆蓋服色之美。
2.發揚圣德。
1.猶充饑。
1.供作食用。語出《禮記.王制》"三為充君之庖。"
充足而旺盛文思充沛|精力充沛|雨水充沛|充沛的熱情。
1.完全明白。
1.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算,猶言至多。
1.猶騰涌。
1.周遍。
1.充實健壯。
1.謂內心悲戚,若有所失。語出《禮記.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窮。"
1.亦作"充倔"。
2.得意忘形貌。
1.郁結貌。
2.充詘。
1.塞滿大路。形容擁擠。
1.滿足貌。
2.猶浩然。盛大貌。
1.充仞。
1.猶充滿。
1.謂擔當某種職務。
1.充仞。
2.豐足。
1.足夠。
①堵塞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車馬充塞街衢。②塞滿;填滿月光充塞宇內|心中充塞著喜悅。
1.謂內容充實。
1.猶饑飽。
1.豐潤;旺盛。
1.使完滿;加強。
2.充足;富足。
3.猶充盈。
4.壯實;結實。
5.猶踏實。
1.湊合使用。
1.參加科考。
1.用不合格的人或物來湊足數額。亦用作謙詞。
1.猶滿堂。
1.指整個宇宙。
1.填補。
1.古代的一種朝儀。每大朝會,陳皇帝車輦儀仗于殿庭,謂之充庭。
2.布滿庭院。
3.充滿朝廷。
1.擴充開拓。
1.亦作"?位"。
2.謂徒居其位,無所建樹。
1.供職。餼,餼廩,即薪俸。
1.充足有余。
1.猶充車。
1.抵銷。
1.猶充饑。
2.猶虛實。
1.猶入選。
指抗體某一部位含血量增多的現象。動脈性充血常由于摩擦、挫傷、高溫、紫外線、細菌毒素及精神因素等作用于機體時,使小動脈擴張而引起。靜脈充血也稱淤血”,是因靜脈回流發生障礙,血液淤積在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引起局部組織含血量增多;常由于靜脈受壓迫、靜脈管腔狹窄或阻塞、心臟病引起心力衰竭所致。
1.塞滯。
1.充盈,豐足。
1.滿盈。
1.猶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