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陳君挽詞四首
明月青燈合浦村,北人惟此讀書園。竇家風義人牢落,多少衡門欲斷魂。
誰解題封忠敬堂,長安白發紫微郎。斯名似不緣渠作,卻最關渠淚數行。
胡為春渚夢初回,卻是行舟恰到來。數盡長亭過閩嶺,夕陽愁殺落花臺。
欲哭芻靈何日時,長江望斷涕沾衣。夜香樓下如重到,鶴叫三更人已非。
明月青燈合浦村,北人惟此讀書園。竇家風義人牢落,多少衡門欲斷魂。
誰解題封忠敬堂,長安白發紫微郎。斯名似不緣渠作,卻最關渠淚數行。
胡為春渚夢初回,卻是行舟恰到來。數盡長亭過閩嶺,夕陽愁殺落花臺。
欲哭芻靈何日時,長江望斷涕沾衣。夜香樓下如重到,鶴叫三更人已非。
明月照著青燈,在合浦村這地方,北方人只有這里是讀書的園子。竇家那樣的家風義行如今人已稀少,多少寒門之人聽聞此訊都悲痛欲絕。誰來題寫那‘忠敬堂’的封字呢,是長安城中頭發花白的紫微郎。這名字似乎不是因他而取,卻最讓他落淚幾行。為何春天水渚的夢剛醒,卻是行舟恰好到來。數著長亭走過閩嶺,夕陽下落花臺讓人愁腸百結。想要對著送葬的芻靈痛哭,卻不知是何時,望著長江盡頭淚水沾濕了衣裳。若再到夜香樓下,三更時鶴鳴而人已不在。
合浦村:地名。
竇家:一般指東漢竇融家族,以家風義行著稱。牢落:稀少、零落。
衡門:指簡陋的房屋,代指貧寒之家。
題封:題寫匾額之類。紫微郎:唐代中書舍人的別稱。
春渚:春天的水中小塊陸地。
芻靈:送葬用的草扎的人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在青龍陳君去世后,詩人聽聞其事跡,有感而發創作此挽詞。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一種相對穩定或動蕩的狀態,但從詩詞中主要體現的是個人對逝者的哀思。詩人可能與陳君有一定的交情或對其家風義行頗為贊賞,所以在其離世后寫下挽詞以表悼念。
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青龍陳君,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用典,營造出哀傷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從個人情感表達和詩詞創作技巧上,展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情以及一定的文學功底。
蘭若黃門像,相望博陸居。
衣冠塵亦暗,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逕,潮聲過夕墟。
遺風猶可想,吊古一觴余。
三世混融,據本來而合同。
六門變通,在今日而亡功。
下錢胡餅案,放手饅頭籠。
南山起云兮北山下雨,古佛露柱兮互換家風。
是個人,欠精神。
家風青天沒四壁,事業白云閑一身。
古澗之津,枯木之春。
水曲折而歸大海,華次第而趁芳辰。
君家炊飯辦蔬薇,日供畦衣三阿師。
海上浮杯登岸后,云間飛錫過門時。
伊蒲塞作新香氣,賓度盧迎老白眉。
施受等心相稱可,月隨流水下春池。
顛毛如許白,面孔較些肥。
寒松偃蹇兮雪在頂,枯山癯瘠兮春添衣。
據床握杖,雷吼電飛。
光痕已露也,是誰見幾。
巖巖之骨兮山癯,靡靡之姿兮水腴。
心無住而乃久,德有鄰而不孤。
虛空說法,頑石聽徒。
互換證明還了了,何煩佛祖費工夫。
橫溪一徑兩山分,深翠蘢蔥竹日昏。
流水漱冰寒有骨,閑云歛霽雪無根。
應容野毳來投飯,不管春眠往扣門。
窗幾薰爐搖篆字,龜床麈語對清溫。
寒箸蒼山之骨,雪壓老松之顛。
形氣清而有像,心跡泯而亡緣。
諸塵不受,一印周旋。
大大小小兮方方圓圓。
神觀湛湛,和氣津津。
玉澗流月,瓊林發春。
恰恰相融也何此何彼,堂堂不在也奪境奪人。
羔豚蒸乳活臠牛,口腹造業夸炰羞。儻知晚食足當肉,一飽何苦多營求。
先生睡美黑甜處,那聞鐘鼓朝鳴樓。布衾竹枕自穩暖,此念灰冷百不憂。
世間寢食乃日用,眾生擾擾如蚍蜉。昔年我亦走南北,往反萬里無停辀。
胸中不作異鄉縣,有似坐閱十數州。云山渾如舊過眼,歲月不覺春已秋。
宿君齋屋亦偶爾,更仆笑語久未休。夜闌各困且打睡,明日饑飽臨時謀。
炯炯寒瞳,絲絲衰鬢。
丘壑之姿,煙霞之韻。
據坐而心空,森羅而海印。
中虛也干而成離,內動也艮而變震。
云行而用閑,電掣而機迅。
狤獠人不惹塵埃,黃梅祖親傳屈眴。
溪頭買船歸鄂渚,一櫂清風夜蟾午。
行盡韶山半月程,白云兒就青山父。
巖頭老子末后句,此到將知問不語。
無縫塔前風色高,洞然不隔絲毫許。
丁寧此去快須回,吾家之子要全才。
不坐兩頭明暗路,偏中歸去正中來。
阿呵呵,胸次風流知幾何。
毀譽何時了,雞蟲事可知。
不妨遭點檢,好在莫相疑。
高爵非吾性,奇勛任爾為。
道人元具眼,批判亦慈悲。
須發老白,眉目窮愁。
六窗寒照雪,一點冷摩秋。
干處著腳,鬧里刺頭。
樞靜機活兮,全放全收。
吃茶去語落諸方,聚首商量柄杷長。
相席是渠能打令,同塵輸爾解和光。
舌頭狤獠明無骨,鼻孔累垂暗有香。
盞橐成來圓此話,儂家受用恰平常。
天與之形,月皎河橫。
地與之儀,山高水低。
華燈連有據,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萬像森羅類莫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