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二日過謙師庵
橫溪一徑兩山分,深翠蘢蔥竹日昏。
流水漱冰寒有骨,閑云歛霽雪無根。
應容野毳來投飯,不管春眠往扣門。
窗幾薰爐搖篆字,龜床麈語對清溫。
橫溪一徑兩山分,深翠蘢蔥竹日昏。
流水漱冰寒有骨,閑云歛霽雪無根。
應容野毳來投飯,不管春眠往扣門。
窗幾薰爐搖篆字,龜床麈語對清溫。
橫溪旁一條小徑將兩山分開,幽深翠綠、草木茂盛,竹林中日光昏暗。流動的溪水沖刷著冰塊,透著徹骨的寒意,悠閑的云朵消散,好似雪沒有了根基。應該會允許像我這樣粗陋的人來求飯吃,也不在意我在春日困眠時來敲門。窗戶邊幾案上的薰爐飄出篆字形的香煙,我和僧人坐在龜床旁,相對交談,氣氛清雅溫和。
蘢蔥: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漱冰:沖刷冰塊。
歛霽:消散。
野毳:原指粗陋的獸毛,這里代指粗陋之人,是作者自謙。
篆字:薰爐中香煙裊裊,形狀如同篆字。
龜床:一種床榻。
麈語:清談。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題“上元后二日”可知是正月十七,詩人路過謙師的庵堂。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春日出游,途中拜訪僧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拜訪僧人庵堂的所見所感。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意境清幽,生動展現了山林生活的寧靜。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五斗塵勞尚足留,閉門聊欲治幽憂。
羞為毛遂囊中穎,未許朱云地下游。
無事會須成好飲,思歸時亦賦登樓。
羨君幕府如僧舍,日向城隅看浴鷗。
昔過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駕言念長道,未暇升崇岡。
今聞寶峰上,縹緲陵朝陽。三休引蘿蔓,一覽窮蒼茫。
微云靄雙劍,落日明故鄉。奔馳跡未安,山藪意自長。
漂搖萬里外,手把新詩章。宦游不忘歸,何異鳥欲翔。
塵土污顏面,年華侵鬢霜。何時首歸路,所至聊徬徨。
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為我具斗酒,宿恨猶可償。
老虎穴中臥,獵夫不敢窺。
驊騮服箱驂盜驪,巡城三匝漫不知。
帳中晝夢日繞壁,驚起知是黃須兒。
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過。
遺矢如冰去已遙,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狐兔驚走風蕭蕭。
新詩態度靄春云,肯把篇章妄與人。
性似好茶常自養,交如泉水久彌親。
睡濃正想羅聲發,食飽尤便粥面勻。
底處翰林長外補,明年誰送霅溪春。
幽憂隨秋至,秋去憂未已。
城南試登望,百草枯且死。
落葉投人懷,驚鴻四面起。
所思不可見,欲往將安至。
斯人定誰識,顧有二三子。
清風皎冰玉,滄浪自湔洗。
竊脂未嘗谷,南箕儻微似。
網羅一張設,投足遂無寄。
田深狡兔肥,霜降鱸魚美。
造形悼前失,式微慚往士。
憧憧畝丘道,歲晚嗟未止。
西山有茅屋,鉏耰本吾事。
老怯江邊瘴癘鄉,城東時喜到公房。
歷言五藏如經眼,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厭遠游安靜默,術因多病更深長。
時時為我談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場。
長恐冬無雪,今朝忽暗空。
細聲聞??,遠勢望蒙蒙。
濕潤猶兼雨,傾斜半雜風。
豐登解多事,歡喜助三農。
十年秋月照相思,相從祇有彭門夜。
露侵笳鼓思城闕,寒迫魚龍舞潭下。
厭厭夜飲歡自足,落落襟懷向人瀉。
秋深河來巨野溢,水干樓起滕王亞。
北海孔公雖好客,河內寇尹那得借。
是非朝野忽紛紜,得喪芳菲一開謝。
明月多情還入門,流水何知空繞舍。
晨餐江市富鳣魴,夜宿山村足梨蔗。
坐隅??鳥不須問,墻外蝮蛇猶足怕。
婁公見唾行自干,馮老尚多誰定罵。
山頭孤塔閟真人,云是僧伽第二身。
處處金錢追晚供,家家蠶麥保新春。
欲求世外無心地,一掃胸中累劫塵。
方丈近聞延老宿,清朝留客語逡巡。
繞郭春水滿,被堤新柳黃。
官池無禁約,野艇得飛揚。
浪泛歌聲遠,花浮酒氣香。
晚風歸棹急,細雨濕紅妝。
十載從公鬢似蓬,羨公英氣老猶充。
生時別得星辰力,晚歲仍加鼎灶功。
世事不堪開眼看,勞生漸恐轉頭空。
問公試覓刀圭藥,歲歲稱觴此日中。
萬木青杉一手栽,滿堂白佛九天來。
涓涓石溜供廚足,矗矗山屏繞寺開。
半榻松陰秋簟冷,一杯香飯午鐘催。
安眠飽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喚始回。
故園今何有,猶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觸。
雖無朱欄擁,不見紅塵辱。
清風時一過,交戛響鳴玉。
淵明避紛亂,歸嗅東籬菊。
嗟我獨何為,棄此北窗綠。
元規情不薄,上客有殷生。
夜半酒將罷,公來坐不驚。
舞翻江月迥,談落麈毛輕。
塵世風流盡,高樓空此名。
奏課西南最,分符江海沖。
往來觀惠術,蟠錯試余鋒。
文字從堆案,樽罍強解容。
金山只隔水,時復聽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