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嘲示真歇老人二首 其二
毀譽何時了,雞蟲事可知。
不妨遭點檢,好在莫相疑。
高爵非吾性,奇勛任爾為。
道人元具眼,批判亦慈悲。
毀譽何時了,雞蟲事可知。
不妨遭點檢,好在莫相疑。
高爵非吾性,奇勛任爾為。
道人元具眼,批判亦慈悲。
毀謗和贊譽什么時候才會結束呢,就像雞蟲之爭的事情,其中道理顯而易見。不妨遭受他人的評點審視,只要彼此之間沒有猜疑就好。高官顯爵并非我所追求的本性,非凡的功勛任由你們去建立。修行的道人原本就有洞察事物的慧眼,即便進行批判也是出于慈悲之心。
毀譽:詆毀和贊譽。
雞蟲事:典出杜甫《縛雞行》“雞蟲得失無了時”,比喻細微的得失。
點檢:檢查、評點。
道人:指修行的人,這里可能指真歇老人。
具眼:具有鑒別事物的眼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世事紛擾后,面對他人的評價和社會上對功名利祿的追求,有感而發,以詩向真歇老人表明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人生態度。其突出特點是用質樸的語言闡述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境界和文學表達。
道贍天府計無虛,詩誦南陔思有馀。清獻又攜千歲鶴,都門重見二疏書。白云影覆滄洲近,丹葉楓留召蔭迂。幾度挹君今送別,閑僧心亦羨高車。
縣圃乾坤大,康衢日月長。仙方元不老,帝力正相忘。皤發明鳩杖,童顏醉鶴觴。安車花柳徑,擊壤水云鄉。菊對金章艷,蘭交玉珥行。鳳毛鳴盛世,豸角立巖廊。歡動狐南彩,情深冀北望。白云如會意,終日自悠揚。
百華衣上漬馀香,夜照猶煩蚌有光。解道溫柔勝武帝,不知壯發似元皇。
甚西風、做將新冷,紅香啼損嬌嫵。燕支淚涴芙蓉面,滴碎半襟愁雨。村店暮。便悄立癡人,似共棲鴉語。叢祠古樹。看敗葉僵蟬,殘柯聚蟻,零落竟如許。亭皋外,流水斜陽滿塢。天涯芳草何處。煙花正作江山夢,夢也祗應無據。游子路。君試看、寒蕪極目遮人住。荒城戍鼓。正菰米波漂,黑云催暝,容我幾延佇。
辜負年年柳色新,素衣應惜滿風塵。中樞有愿重興漢,當代無人再避秦?春夜玉樓爭斗富,秋風茅屋望扶貧。三千銀界微茫里,世紀鐘聲漸漸聞。
劍立溪峰信險深,吾皇大道正天心。百年外戶都無閉,空有關名點貢琛。
天幕垂云合,山屏擁雪飛。楊公田種玉,淵客淚成璣。點綴添梅萼,飄零亂羽衣。清溪橫一葉,并載月明歸。蕭灑宣城守,揮毫雪共飛。山川映重璧,咳唾斗明璣。佳氣籠寒谷,歡聲抵襲衣。霜臺如不踐,粉省定須歸。敷床初屑屑,入夜故飛飛。拭處渾拋粉,揉來亂擲璣。銀蟾分玉照,云絮借天衣。地席橫陳處,晨曦未得歸。
知君才不偶,且復混行藏。官冷門羅雀,家貧劍脫裝。旌旗閑細柳,詞賦阻長楊。仲孺憐猶在,相看醒更狂。
草白霜晴鶻眼開,原頭游騎四邊來。枯叢鴉鵲休驚噪,日暮分持走兔回。
三十年間閃電身,半居白石半紅塵。空中往往書歡字,鏡里頻頻感去人。方帶割來殉酒盞,時瓶破后少茶賓。眼前笑得須當笑,未有脂膠粘日輪。
缸花夜貼頂文圓,俏立牙床斗帳邊。睡鴨香濃儂自看,春寒初換八蠶綿。
棕拂揮仍集,微軀亦羽翰。點將書格涴,吸得硯池乾。落耳聲何雜,穿帷首復丹。祛除云有術,未若上高寒。
既無拘禮數,何必卻深杯。日惜虞淵墜,人攀彩鹢開。交知同有戀,賦別愧無才。暫駐空林駕,猶勝望渴梅。
毀譽尋常事,難舒饑溺容。從來羞舞鶴,寧悔學屠龍。焰宅傷芝艾,荒園咽寒蛩。儲看明月上,不覺過前峰。
送君方慰識君時,宦政天涯客路知。不獨持平深雨露,還將大略息瘡痍。氣臨溟渤青云壯,道滿乾坤白晝疑。上國搴帷方屬望,莫愁三徑草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