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懷洞霄
跣足曾穿古洞,衲衣掛在長松。
一別煙霄十載,夜來夢入西峰。
涼夜宛游清境,歸時尚愛攀松。
回首云煙滿目,盡遮九鎖寒峰。
跣足曾穿古洞,衲衣掛在長松。
一別煙霄十載,夜來夢入西峰。
涼夜宛游清境,歸時尚愛攀松。
回首云煙滿目,盡遮九鎖寒峰。
我曾光著腳穿過古老的山洞,僧衣掛在高高的松樹上。與那煙霄勝境一別就是十年,昨夜夢中我又回到了西峰。清涼的夜晚仿佛真的在清幽的境地游玩,歸來時還喜愛攀著松樹。回首望去滿眼都是云煙,把九鎖寒峰全都遮住了。
跣足:光著腳。
衲衣:僧衣。
煙霄:指洞霄宮所在的清幽高遠之地。
九鎖寒峰:洞霄宮附近的山峰。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在洞霄宮有過一段難忘經歷,離開此地十年后,在夏夜引發了對洞霄宮的懷念,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洞霄宮的懷念。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虛實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自然清幽之境的追求。
夬終伏剝果,
畜極逢天衢。
否泰反其類,
艮止與動俱。
此道固曉然,
人情不同趨。
兩目自安障,
狂童為子都。
羈金絡明月,
騏驥旆疲駑。
靜觀若有得,
知非降才殊。
但傷此道違,
獨行嘗寡徒。
解后知我者,
聊足以自娛。
八月十五,月圓當戶。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取個眼兮耳必聾,舍個耳兮目必瞽。
君不見老長沙弄爪牙,一踏踏倒小釋迦。
將謂是個老大蟲,元來卻是一只虎。
憶我將漕年,適如子今日。
于焉四閏余,過眼風雨疾。
壯強豈足恃,進德當汲汲。
永懷古之人,聞道在四十。
我慚已過之,因循悼前失。
子盍猛自鞭,圣門本無柅。
閉門常讀易,遯世意如何。
有酒可消悶,無階不種莎。
閑時尋舊友,月夜步新河。
我亦逃名者,題碑愧爾多。
寺在一山頂,江分兩岸田。
憑何發詩興,題字古廊邊。
近地今埋骨,閑人亦助錢。
昨宵留宿意,不忍上歸船。
十五日以前,常在途中,不離家舍。
十五日以后,常在家舍,不離途中。
正當十五日,跛跛挈挈,百丑千拙。
張都料,李作頭,鑿竅底鑿竅,著楔底著楔。
雙徑來來去去人,長安夜夜家家月。
黃君求我古誠州,求之不得還西游。所求易予胡不予,渠家自弄莊生舟。
莊生傳之賈太傅,便將死生同浮休。我家舟子與渠別,中孚之象剛包柔。
仰山俯澤乘巽木,藏離伏坎含坤牛。中間至虛若無物,實理備具非空浮。
此在太玄首黃宮,其于參同居中洲。會通古今貫微顯,上下天地同周流。
人將百年等浮漚,我以千載為春秋。我言似大而非夸,人人皆有不自求。
黃君不信謂予赫,我自姬孔君莊周。
南山山北北山南,
一洞中分路口三。
飛鶴叫云聲自遠,
懶龍慳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蒼壁,
太史高風拂翠嵐。
百尺巖前清絕處,
道人先我著茅庵。
載酒時從執戟郎
雅知清望稱鴛行
肯來芹泮提英裁
要取芳編閱舊香
玉倚蒹葭方借潤
珠移甓社陡寒光
臨來莫恨車無角
疑睇云霄紫鳳翔
西風攪桂樹,落日明楓林
游子懷歸期,予悲渺登臨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僅枯冢,寂寞薰兮琴
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
古器不可見,聊作相思吟
相思長相思,相思無古今
一歌眾鳥聽,再歌萬籟喑
推手君勿歌,有酒且孤斟
落落此時意,寥寥千載心
五弦毋庸絕,四海誰知音
考功記竹洲,所業在淇奧。謂學與自修,此何取于竹。
士龍來諗余,試請言其目。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獨。
陰陽迭盈虛,表里更見伏。厥象肖坎離,厥理寓姤復。
榆杏柞與檀,四序所宜木。此獨貫四時,不受寒暑觸。
示人人不察,但識霜更綠。誰能淇之上,興寓三反復。
形氣互發明,顯微相貫屬。嗟余粗知方,倚枝看不足。
安得兩洪君,試同煙露宿。
閣書入兵幕,
束袖學戎裝。
峽峭艬侵月,
秋清猿嗛霜。
迂程看陣磧,
到處宿詩堂。
若比仲宣樂,
輸君發未蒼。
小舟輕似葉,曾不畏風濤。
自說磻溪好,翻疑釣瀨高。
晚來魚換酒,歸去子持篙。
定是逃名者,時聞歌楚騷。
這老禿,無面目。
不具些子慈悲,卻有十分惡毒。
喜亦不可近,怒尤不可觸。
我昔被渠禁害,逼得頑蛇生足。
以至今日燒一炷香謾禮三拜,要且笑不成笑哭不成哭。
此冤此恨若為伸,唵部臨唵齒臨。
劉子出西江,訪我江之東。
何人與偕來,銜袖八巨公。
韓歐開濟姿,如晴月生空。
潞公山岳重,文正霜檜同。
玉立者坡仙,天游匪涪翁。
一朝參我前,毛發生清風。
凄其趙韓王,小異凌煙中。
半山執拗面,亦得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