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事情多,不得空(跟“閑”相對)。
2.
動詞
急迫不停地、加緊地做。
3.
形容詞
急迫。
4.
名詞
繁忙的時間。
5.
名詞
(Máng)姓。
1.
怪異。
1.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之一》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2.
急促;急迫。
1.出自《題陳正字山居》詩幾日憑欄望,歸心自不忙。
2.出自《太原郡小娘子尊勝幢記》生滅兮雖常,汝去兮何忙!
3.出自《沁園春·王汝良自長沙歸》詞談兵齒頰冰霜,有萬戶侯封何用忙?
4.出自《病中見窗外竹感賦》詩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3.
趕快;趕緊。
1.出自《快心編初集》麗娟驚醒轉來,蘭英也正醒了,忙問:“何人敲門?”
2.出自《兒女英雄傳》他此時便像放了“郊天大赦”一般,忙松了那根煙袋……一溜煙往后就跑。
3.出自《播火記》你看這么熱的天道,忙來搧搧。
4.出自《挖塘》義民知道他思想問題沒解決,忙喊他不要走,老犟頭也不回一直走回去。
4.
慌;難受。
1.出自《奈何天·籌餉》人兒倦得慌,馬兒餓得忙,把肩背事權安放。
5.
事情多,沒空閑。
1.出自《齊民要術·笨曲并酒》大凡作曲,七月最良,然七月多忙,無暇及此。
2.出自《觀刈麥》詩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3.出自《清娛漫筆·〈浮生六記〉的偽作》這時我恰巧很忙,又自覺筆墨拙鈍……婉言謝絕了。
6.
清代田賦名。參見“上忙”、“下忙”。
1.出自《與許撫部書》大憲懼州縣之滋事,知催科之不效,遂有展緩上忙之請。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今年上半年,這里沂州一帶起蝗蟲,把大麥、小麥吃個乾凈,各縣的縣官非但不理,還要征收上忙錢糧呢。
7.
見“忙祥”、“忙然”。
1.出自《敦煌變文集·八相變》太子作偈已了,即便歸宮,顏色忙祥,憂愁不止。
2.出自《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僧﹞恍惚間以刀刺之,婦人遂倒,乃沙彌誤中刀流血死矣。僧忙然,遽與行者瘞之于飯甕下。
3.出自《續湘山野錄》柳忙然設拜,曰:“事誠有之,其如官序未達,家事未了,倘垂恩庇,誠有厚報?!?/p>
4.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便去貪邪意,拋離外道因。忙然歸大道,當下出囂塵。
8.
姓。元有忙漢。見《元史·按扎兒傳》。
1.蟬。
1.猶言蟬蛻蛇解。
1.如蟬脫殼﹐如龍蛇換皮。比喻解脫而進入更高境界。
2.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1.青銅器紋飾之一。大多以略呈三角形的圖案表示蟬體﹐不帶蟬足﹐四周填云雷紋。另有一種長形的蟬紋﹐帶蟬足﹐也填云雷紋。盛行于商至西周。
1.亦作"蟬嫣"。
2.歲陰名。卯年的別稱。又稱"單閼"。
1.連續不斷。
2.見"蟬焉"。
1.中藥名。蟬殼。參見"蟬蛻"。
1.蟬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極輕極薄的事物。
2.引申為輕視。
3.借指蟬鬢。
1.即蟬翅拓。
1.用薄紙拓印碑帖的方法。
1.一種輕而薄的絲織物。
1.薄如蟬翼的紗;輕紗。
1.輕紗制的團扇。
1.輕重倒置。比喻是非混淆﹐善惡不明。
1.蟬鳴。蟬聲悠曳多情味﹐故云。
1.蟬飲清露。比喻高潔。
1.蟬﹐通"嬋"。飛騰貌?!段倪x.木華》"蟬蜎"李善注"蟬蜎,煙艷飛騰之貌。"一說遠視貌。李周翰注"蟬蜎,遠視貌。"
2.蟬﹐通"嬋"。妍雅貌。
1.情思牽縈。蟬﹐通"嬋"。
1.喻指蟬聲。
1.蟬聲喧聒。
2.譏諷詩文多浮辭濫調﹐無病呻吟。
1.車類?!痘茨献樱f林訓》"古之所為不可更,則推車至今無蟬厇。"高誘注"蟬厇,車類。讀如孔子射于矍相之矍。"一說,車輪的外圈。
1.蟬。
1.花名。
2.蟬冠紫綬。古代高官服飾。亦泛指達官顯貴。
1.猶冠帶。
1.蟬鳴。語本《詩.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鳴蜩噂噂。"
1.鐵柄小矛。
1.放誕,放縱。
1.寬舒閑適貌。
1.運轉。
1.徘徊。
1.徘徊佇立。
1.古代官府征收的商賈儲貨邸舍和居住房屋之稅。
1.市肆。
1.市上賣的酒。
1.城郊。
1.猶廛里。
2.指市肆商店。
1.猶廛宅。
1.指近郊住宅。
1.古代城市居民住宅的通稱。亦泛指市肆區域。
1.市廛與道路。
1.古代官名。掌市肆賦稅等事。
1.平民住屋。
1.市廛。商肆集中之處。
1.古代商賈儲貨于邸店而交納的捐稅。
1.市肆。亦泛指街市。
1.猶城鄉。
1.城邑百姓的住房。
1.水流貌。
2.流水聲。
3.形容雨聲。
1.波光蕩漾貌。
1.流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