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事情多,不得空(跟“閑”相對)。
2.
動詞
急迫不停地、加緊地做。
3.
形容詞
急迫。
4.
名詞
繁忙的時間。
5.
名詞
(Máng)姓。
1.
怪異。
1.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之一》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2.
急促;急迫。
1.出自《題陳正字山居》詩幾日憑欄望,歸心自不忙。
2.出自《太原郡小娘子尊勝幢記》生滅兮雖常,汝去兮何忙!
3.出自《沁園春·王汝良自長沙歸》詞談兵齒頰冰霜,有萬戶侯封何用忙?
4.出自《病中見窗外竹感賦》詩昭蘇萬物春風里,更有筍尖出土忙。
3.
趕快;趕緊。
1.出自《快心編初集》麗娟驚醒轉(zhuǎn)來,蘭英也正醒了,忙問:“何人敲門?”
2.出自《兒女英雄傳》他此時便像放了“郊天大赦”一般,忙松了那根煙袋……一溜煙往后就跑。
3.出自《播火記》你看這么熱的天道,忙來搧搧。
4.出自《挖塘》義民知道他思想問題沒解決,忙喊他不要走,老犟頭也不回一直走回去。
4.
慌;難受。
1.出自《奈何天·籌餉》人兒倦得慌,馬兒餓得忙,把肩背事權安放。
5.
事情多,沒空閑。
1.出自《齊民要術·笨曲并酒》大凡作曲,七月最良,然七月多忙,無暇及此。
2.出自《觀刈麥》詩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3.出自《清娛漫筆·〈浮生六記〉的偽作》這時我恰巧很忙,又自覺筆墨拙鈍……婉言謝絕了。
6.
清代田賦名。參見“上忙”、“下忙”。
1.出自《與許撫部書》大憲懼州縣之滋事,知催科之不效,遂有展緩上忙之請。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今年上半年,這里沂州一帶起蝗蟲,把大麥、小麥吃個乾凈,各縣的縣官非但不理,還要征收上忙錢糧呢。
7.
見“忙祥”、“忙然”。
1.出自《敦煌變文集·八相變》太子作偈已了,即便歸宮,顏色忙祥,憂愁不止。
2.出自《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僧﹞恍惚間以刀刺之,婦人遂倒,乃沙彌誤中刀流血死矣。僧忙然,遽與行者瘞之于飯甕下。
3.出自《續(xù)湘山野錄》柳忙然設拜,曰:“事誠有之,其如官序未達,家事未了,倘垂恩庇,誠有厚報。”
4.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便去貪邪意,拋離外道因。忙然歸大道,當下出囂塵。
8.
姓。元有忙漢。見《元史·按扎兒傳》。
1.感謝上級或長輩的賞賜。
1.指南朝宋謝靈運。
2.死去。
1.指晉謝安。安﹐字安石﹐故稱。
東晉大將。字石奴,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安弟。公元383年前秦南侵,宰相謝安任命他為都督,統(tǒng)兵抵御,依賴侄謝玄與劉牢之率北府兵力戰(zhàn),取得淝水之戰(zhàn)的勝利∶搜刮聚斂,為時人所譏。
1.猶避世﹐謂不問世事。
2.猶謝世﹐謂死亡。
猶去世、逝世。指人死去,用于老年人故人謝世。
1.辭職﹔免除俗事。
2.謂去世。
1.斜持戈矛。謂邪擊。
1.佛教指無視因果道理的謬論。泛指乖謬不合理的見解。
1.佛教語。謂邪見參差交錯如網(wǎng)。形容邪見深廣。
1.佛教指邪人所標榜的邪見,以大將之幢旗為喻。
1.縱橫交錯。
1.旁門左道,不正派的宗教派別。
1.始喪時所戴的孝巾。
1.佛教語。指邪見之所在。
1.見"邪徑"。
1.斜行度越。
1.邪惡詭詐。
1.謂心傷的人無故而哭。
1.方言。壞念頭。
1.猶邪臣。
1.乖戾不正。
1.妖邪災沴。
1.謂輾轉(zhuǎn)升任地方長官。
1.古代深衣的領子。
1.較正道近便的小路。
2.比喻不正當?shù)耐緩健?/p>
1.喻指不正派的人。
1.指邪惡騷亂之事。
2.指精神失常之態(tài)。
1.謬說,邪曲之論。
1.日本古國名。約公元一世紀末二世紀初出現(xiàn)在九州北部,公元四世紀末亡于古大和國。
1.邪惡放縱。
1.奸邪而善諂媚。
1.作祟害人的鬼怪。
1.比喻邪念,壞主意。
2.方言。反常,出乎意料之外。
1.指不正當?shù)拈T路或途徑。
1.邪惡的始端。
1.傾斜披靡貌。
1.奸邪的百姓。
1.邪惡的計謀。
1.妖魔。
2.舊謂魔鬼造成惑亂慧性﹑妨礙修行的變態(tài)心理。
1.猶言邪魔歪道。
1.指不正當?shù)难孕谢蛲緩健?/p>
1.指旁門左道。
2.指不純正的學說或文字。
3.妖精鬼怪。
4.不好的途徑或行為。
1.邪惡的鬼怪。
1.邪惡的計謀;陰謀。
1.傳說中的熱帶果木名。
1.邪曲,心術不正。
1.親近而不莊重。
1.邪惡逆亂。
1.斜視。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