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赤露(身體),沒遮掩。
2.
形容詞
指除了自身外,什么都不附帶的。
1.
亦作“躶”。
2.
赤身露體。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
2.出自《列子·湯問》顧南國之人祝發而裸,北國之人鞨巾而裘。
3.出自《明史·流賊傳·李自成》王世子由崧裸而逃。
4.出自《野草·復仇》這樣,所以,有他們倆裸著全身,捏著利刃,對立于廣漠的曠野之上。
3.
引申為露出;無遮蓋;無包裹。
1.出自《花城》大樹古藤,裸出身上腐朽的老皮。
2.出自又如:裸子植物。
4.
裸蟲。指蹄角裸現或無毛羽鱗甲蔽體的動物。
1.出自《呂氏春秋·觀表》地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鱗未嘗息也。
2.出自《太玄·玄數》類為裸。
5.
裸蟲。古代常用以指人。參見“倮蟲”。
1.出自《柳毅傳》五蟲之長,必以靈著,別斯見矣。人,裸也,移信鱗蟲。洞庭含納大直,錢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
1.一種洗澡的方式。讓水從上面噴灑下來沖洗。
1.求知貌。《淮南子.俶真訓》"而知乃始昧昧晽晽﹐皆欲離其童蒙之心﹐而覺視于天地之間。"高誘注"晽晽﹐欲所知之貌。"
1.玉石。
1.煉丹房的美稱。
1.仙宮。亦為道觀﹑殿堂之美稱。
1.道院。
1.仙宮。宮殿﹑道院的美稱。
1.美玉。玉音清越,常以喻詩文之優美。
1.見"琳球"。
①精美的石頭。比喻美好的事物琳瑯無價|琳瑯珠玉。②玉石相擊的聲音。也泛指清脆美妙的聲音fe33o廈兮琳瑯|嘯詠琳瑯。
1.亦作"琳瑯觸目"。亦作"琳瑯滿目"。
2.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有人詣王太尉,遇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別屋見季胤﹑平子。還語人曰'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瑯珠玉。'"原謂所見皆名流◇以"琳瑯觸目"謂眼前所見都是珍貴的物品或美好的詩文。
1.亦作"琳珉"。亦作"琳瑈"。
2.精美的玉﹑石。
1.寶玉。比喻優美的文辭。
1.亦作"琳璯"。
2.指美玉。
3.玉器撞擊聲。
4.比喻優秀人物或優美文辭。
1.仙宮。宮殿﹑道院的美稱。
1.見"琳珉"。
1.美玉。喻珍貴之物。
1.猶言玉液瓊漿。常借指美酒。
1.殿宇宮觀的美稱。
1.道士齋醮所寫的表章。
1.指道書。
1.深貌。《文選.張衡》"越豦x之洞穴兮,漂通川之碄碄。"李善注"碄碄,深貌。"一說深廣貌。呂延濟注"深廣貌。"
1.竹名。葉薄而大。
1.水流清澈貌;水石閃映貌。
1.形容山石突兀。
1.形容山石突兀。
2.形容人風骨不凡。
1.形容山勢盤旋。
1.水清貌。
2.波光閃爍貌。
1.回旋奔流。
1.象聲詞。
1.輾軋,踐踏。
1.見"轔輑"。
1.車輪輾軋。
2.引申指欺凌。
1.象聲詞。車行聲。
2.象聲詞。雷鳴聲。
1.見"轔輑"。
1.亦作"轔囷"。亦作"轔菌"。
2.彎曲下垂貌。
1.久雨泥爛。
1.淫雨。亦指雨后的積水。
1.久雨不停。
1.雨連綿不止貌。亦狀雨聲。
1.喻指凄苦離愁之聲。
1.謂山水往下流。
1.指雨滴。雨滴下落形成縱橫交錯的雨線﹐故稱。
1.雨濕泥爛。
1.淫雨。
1.淫雨﹐過量的雨。
1.久雨。
2.指雨滴。
1.并排連在一起。
1.連綿起伏的波浪。
廣播電臺或電視臺把一個內容較長的節目分若干次連續播出長篇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