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整理絲線。
1.出自《詩·小雅·采綠》之子于釣,言綸之繩。
2.
青絲絞合而成的帶。古代低級官吏用以系印。
1.出自《法言·孝至》由其德,舜禹受天下不為泰;不由其德,五兩之綸、半通之銅亦泰矣。
2.出自《后漢書·仲長統傳》身無半通青綸之命,而竊三辰龍章之服。
3.
粗絲線。多指釣絲。
1.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2.出自《文心雕龍·情采》固知翠綸桂餌,反所以失魚。
3.出自《寄靈澈上人》詩應笑無成者,滄洲垂一綸。
4.出自《倦尋芳》詞亂柳陰中搖艇去,碎蘋香里收綸返。
4.
絲棉。
1.出自《淮南子·齊俗訓》綸組節束。
2.出自《后漢書·章帝紀》癸巳,詔齊相省冰紈、方空縠、吹綸絮。
5.
指帝王的詔書旨意。參見“綸言”。
1.出自《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2.出自《患病謝遣醫并乞假調理疏》乃蒙宸衷曲軫,特遣御醫診視,傳奉溫綸,飲以良劑。
3.出自《北征凱旋詩》令自秋霜肅,綸同春日溫。
6.
通“倫”。倫理。
1.出自《管子·幼官》定方用勝,定綸理勝,定死生勝,定成敗勝。
7.
地名。春秋虞邑。在今河南省虞城縣東南三十里。
1.出自《左傳·哀公元年》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
8.
姓。魏時有綸直、綸魚。見《通志·氏族四》。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綸氏,《魏志》云,公孫懿大臣有綸直、綸魚。
9.
引申為經綸牽引。
1.出自《易·系辭上》《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1.古代喪禮中用以懸在重木(暫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說鬲用二,故稱。
俗稱紅礬”。化學式k2cr2o7。橙紅色晶體。溶于水。為強氧化劑。加熱到500°c分解放出氧氣。由硫酸酸化鉻鐵礦石,后加氯化鉀,最后經低溫結晶而得。用作強氧化劑、分析試劑。用以生產顏料、煙火和鞣革等。溶于濃硫酸配成強氧化性洗滌液,在實驗室中用來洗滌玻璃器皿。
當一元n(n≥2)次方程的根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等時,稱這些根為重根。相等的根的個數稱為重數”。如1是方程x3-3x2+3x-1=0的三重根。
1.狗名。
輕工業”的對稱。主要從事生產資料生產的工業。包括冶金、機械、能源(電力、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學、建筑材料等工業。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耐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1.雙重進攻。
1.猶深宮。
1.猶言重金懸賞,重金購求。
2.指重金。
1.猶重罪。
1.古代皇帝乘坐的車。有兩個車轂,取其平穩。
1.穩固。
1.謂舊的創傷上又加新的創傷。
1.長期不愈的重病。
1.謂重疊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每卦由兩個單卦組成,凡六爻。
1.亦作"重?"。
2.險要的關塞。
1.猶重事。
2.高位;高官。
1.重重的館舍。
1.比喻累世盛德,輝光相承。
2.指日﹑月。
3.指日冕或日珥現象。古人以為瑞應。
4.再放光明;光復。
5.殿名。 6.歲陽名稱之一。
1.同"重熙累洽"。
1.指日月俱圓。晉成公綏《天地賦》"星辰煥列,日月重規。"后用以喻指兩代帝王功德相繼。
2.謂前后相合;重復。參見"重規迭矩"。
1.同"重規迭矩"。
1.謂前后相合,合乎同樣的規矩法度。
2.比喻因襲﹑重復。
1.同"重規迭矩"。
1.同"重規迭矩"。
1.謂世代連續做官。
1.古代多指重要的或強大的侯國。
2.謂使國家強盛。
1.先種后熟的谷物。重,通"穜"。
1.重逢;再相見。
2.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幾何圖形占有同一個空間時叫做重合。
1.嚴厲彈劾。
1.負荷重物。
2.沉重的負荷。
1.猶深恨。
1.亦作"重矦"。
2.指古代五等爵位中的子﹑男兩爵?!冻o.大招》"三圭重侯,聽類神只。"王逸注"重侯,謂子﹑男也。子﹑男共一爵,故言重侯也。"一說,指射禮所用"熊侯"﹑"豻侯"。參閱清王夫之《楚辭通釋》。
3.謂世代顯貴。
1.猶言跨灶之才。煙樓﹐煙囪。喻子勝于父。
1.猶干擾。
1.詈詞。咒罵人瞎跑﹑亂撞。
1.詈詞。咒罵人瞎跑﹑亂撞。
1.見"撞太歲"。
1.沖撞踐踏。
1.行險僥幸﹐碰運氣。舊時以太歲之神所在為兇方?;蛘J為有兇亦有吉﹐而兇多吉少。碰這種運氣﹐很少有把握。
2.舊時勾結官府的惡棍。
1.沖擊。
1.沖天的冤枉﹐天大的冤屈。
1.撞鐘的木枝。語本漢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鐘。"
1.頂撞﹐搶白。
1.沖破。
1.猶撞擊。
1.猶詐騙。
1.擊中心窩之拳。喻擊中心病。
1.遇上;碰到。
1.比喻神志失常﹐胡亂奔走。
1.槍炮里撞擊子彈或炮彈底火的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