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放下,擱置。
2.
動詞
〈口〉弄倒。
3.
動詞
拋棄;丟下。
4.
動詞
扔;丟。
1.
放;丟。
1.出自《紅樓夢》湘云卻一把青絲,拖於枕畔;一幅桃紅?被,只齊胸蓋著,襯著那一彎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
2.出自《紅樓夢》這會子你倘或有個好歹,撂下我,叫我靠那一個?
3.出自《兒女英雄傳》因先揀了一包碎的,約略不足百兩,撂在一邊。
4.出自《二馬》馬先生……說著順手把戒指撂在自己的衣兜里啦。
5.出自《喬廠長上任記》你剛才扔了個手榴彈,現(xiàn)在又撂原子彈。
2.
放倒。指死去或打死的意思。
1.出自《高干大》咱們莊子上娃娃可撂得不少了。把人心都撂寒了。咱們大家湊幾個錢給合作社,請合作社替咱們找個醫(yī)生。
2.出自《窯洞四晝夜》小保順手“叭”的一槍,把前面那個家伙撂倒了,緊跟著又是一槍,干倒了第二個。
3.
推。
1.出自《兒女英雄傳》重新轉(zhuǎn)過身子,身西面東,又一撼,就勢兒用右手輕輕的一撂,把那塊石頭就撂倒了。
4.
超越。把別人拋在后面。
1.出自《高干大》王老頭兒撂過劉老婆,走到前頭去了。不久,也是住在王家垛的曹根福從后面攆上劉老婆。
5.
見“撂地”。拉場子。藝人在廟會或市場中據(jù)地露天獻藝。
1.出自《闖江湖》沒有什么事,我們一塊“撂地”,一塊掙錢。
1.群聚貌;眾多貌。
1.古代行禮時依禮儀進退俯仰。
1.即懶架。讀書時用來托書的架。南朝梁劉孝綽《》"臨書幌而不休﹐對欹案而忘怠。"元陸友《研北雜志》卷下"曹公作欹案﹐臥視書﹐周美成又謂之倚書床。"一說為臥具的一種﹐如今之躺椅。參見"欹床"。
2.斜靠床椅。
3.謂披覽。
1.傾斜;歪斜。
2.歪倒搖晃貌。
1.古代的一種臥具。
1.傾斜下垂。
1.猶欹垂。
1.歪倒。
1.即欹案。
1.偏向一邊;偏袒。
1.傾倒;跌倒。
1.古代一種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則傾﹐中則正﹐滿則覆。人君可置于座右以為戒。
1.不平貌。
1.形容品格獨特﹐心地光明。
1.歪斜;歪倒。
2.形容道路崎嶇。
1.同"崎嶇"。
2.喻處境困難。
1.彎曲;歪斜。
2.猶曲折。
1.傾斜突兀貌。
1.傾斜危險貌;傾斜欲墜貌。
2.歪斜不平貌。
3.危難。
1.傾斜陡峭。
1.歪斜不正。
1.同"欹側(cè)"。
2.傾斜;歪斜。
1.無限的仰慕之情。
1.指濃郁的香澤。
1.雜念;其他念頭。
1.殘剩的樹木根株。
1.猶馀曲。
1.充足的力量﹑氣勢。
2.未了的怒氣。
1.很多的出奇制勝之法。
1.殘馀未盡的邪舊之氣。
2.謂留下一點兒氣息。
3.氣的非主體部分。
4.謂風(fēng)氣的末流;影響。
5.馀剩的可供營養(yǎng)的物質(zhì)。
1.見"余棄"。
1.指后人的哀傷。
1.猶馀罪。
1.應(yīng)付裕如的技能﹑技巧。
1.指肛門。
1.直角三角形任意一銳角的鄰邊和對邊的比,叫做該銳角的馀切。用ctg(角)表示。參見"三角函數(shù)"。
1.古代神話中的漁夫。
1.馀留的清涼之氣。
2.指不絕的清脆悅耳之音。
1.謂充沛的情趣。
留存的福祉。留給子孫后代的德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祀八百而余慶。
1.復(fù)姓『有侍御史余丘炳﹑隱士余丘靈。見《元和姓纂》。
1.晩秋,殘秋。
1.樂曲的非主要部分。
1.無窮的樂趣。
1.貝名。白地黃紋的貝甲。
1.謂辭讓之馀地。
1.富馀。
1.殘馀的暑氣。
2.生產(chǎn)過程中馀下的熱量。
3.比喻老年人的作用。
俗稱廢熱鍋爐”。利用工業(yè)爐窯、燃氣輪機和大功率柴油機等排出的高溫煙氣或灼熱工業(yè)品中的余熱來產(chǎn)生熱水或蒸汽的鍋爐。可大量回收余熱,節(jié)約燃料,降低生產(chǎn)成本,減輕排煙對環(huán)境的污染。廣泛用于化工、石油、冶金、造紙、建筑材料等部門。
利用生產(chǎn)過程中的氣體或廢氣、廢液,以及某些動力機械排出的熱量作能源,驅(qū)動壓縮式或吸收式制冷機制冷的技術(shù)。可回收余熱,節(jié)約能耗,降低成本。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