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助詞
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表示動作或變化已經完成。①用于實際已經發生的動作或變化。②用于預期的或假設的動作。
2.
助詞
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變化或出現新的情況。①表示已經出現或將要出現某種情況。②表示在某種條件之下出現某種情況。③表示認識、想法、主張、行動等有變化。
3.
助詞
用在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催促、勸阻、命令或感嘆的語氣。
4.
助詞
語氣助詞,用于感嘆句末,表感嘆。
5.
助詞
語氣助詞。用于列舉,表示不一而足。
1.
助詞。表時態。表示動作或變化的完成(不論事實或虛擬、過去或未來)。
1.出自《紅樓夢》寶玉向案上斟了茶來,給襲人漱口。
2.出自《壓迫》你既受了我的定錢,這房子就算租了給我。
3.出自《三里灣·出題目》將來我們使用了拖拉機,一定又是個樣子。
2.
助詞。表時態。用在重迭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之間動作的重復。
1.出自《香稻米》雙喜想了想,不由得大哭起來。
2.出自《暴風驟雨》大伙歇了歇氣,又上車趕道。
3.出自《上海的早晨》老王點了點頭,去了。
3.
助詞。表語氣。表示肯定或確定某種情況。
1.出自《朝花夕拾·狗、貓、鼠》想來草席定已微涼,躺著也不至于煩得翻來復去了。
2.出自《母親》是十月里的一個下午了。
4.
助詞。表語氣。表示祈使。
1.出自《香稻米》你盡管說好了。
2.出自《小二黑結婚》二黑,你不要糊涂了!這是一輩子的事。
1.由于吃飯打噎,便不敢再進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應做的事情。
1.猶言以夜繼日。
1.用夜晩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1.猶言以夜繼日。
1.猶言以夜繼日。
1.謂握其綱要而統御萬類。
1.一個人相當于十個人,形容斗志極其旺盛。
1.少數人供奉多數人。謂生產者極少,而消費者甚多。
1.見"以一警百"。
1.亦作"以一儆百"。
2.懲罰一人以警戒眾人。
1.使夷人自相攻伐。
1.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統治階級對少數民族實行的一種民族分化政策。
2.晩清時,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學技術來對付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
1.原指利用西方的科學枝術以制止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亦指利用某些外國勢力來抵制另一些外國勢力的侵略。
1.用疑惑的認識來判斷捉摸不定的事物。
1.用大義割斷私恩。謂秉公行事,不徇私情。
1.用義來割斷私人之間的恩情,即大義滅親之意。
1.見"以逸待勞"。
1.多指作戰時采取守勢,養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后乘其疲勞,戰而勝之。原作"以佚待勞"。
1.用充分養息的軍隊攻擊疲勞的敵人。
1.用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別人的意圖。
1.《禮記.禮運》"故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陳澔集說"非意之,謂非以私意臆度而為之也。"后以"以意為之"謂只憑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1.謂寫作詩文時重視思想內容,把立意放在首要的地位。
1.引誘聚集﹐招集。
1.謂誘惑﹑譎詐之計。
1.拐騙人口。
1.引誘欺騙。
1.呼朋引類。
1.誘惑力。
1.勸導勉勵。
1.用來買通別人的財物。
1.引導帶領。
2.勸募。
1.誘騙﹑掠奪。
1.誘騙﹑收買。
1.誘惑﹐迷惑。
1.為被誘惑而貪戀。
1.招引接納。
誘惑欺騙她被這一番花言巧語誘騙了|誘騙無知孩童為他火中取栗。
1.引誘逼迫。
1.誘敵的騎兵。
1.欺騙恫嚇。
1.謂以狡猾手段欺騙人。
1.戰國時張儀勸導秦國以連衡破合從﹐以詭詐手段欺騙楚國背齊向秦◇遂因以"誘秦誆楚"表示挑撥離間。
1.引誘使屈服。
1.誘導勉勵。
2.勸說。
1.誘導人。
2.對人有吸引力。
1.引誘出來將其殺死。
1.引誘煽動。
1.勸勉﹑引導人為善。
1.傳授射箭的技能。
1.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