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因有缺點、做錯事或對不起別人而感到羞慚。
1.
羞慚。
1.出自《詩·大雅·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
2.出自《瀧吏》詩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
3.出自《空城雀》詩回頭悔所為,撫心愧仁賢。
4.出自《〈集外集〉序》但我對于自己的“少作”,愧則有之,悔卻從來沒有過。
2.
使之感到羞慚。
1.出自《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
2.出自《漢紀·昭帝紀》郎中令善愧人。
3.出自《智囊補·膽智·況鐘》此可以愧口給之文人,矜莊之大吏矣。
4.出自《且介亭雜文末編·登錯的文章》不過這兩位,卻確可以勵現任的文官武將,愧前任的降將逃官。
3.
通“傀”。怪異。參見“愧行”。
1.出自《晏子春秋·問下二十》弟長鄉里,不夸言,不愧行,君子也。
4.
謝;感謝。
1.出自《世說新語·賢媛》〔范逵〕投侃(陶侃)宿。于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而逵馬仆甚多。侃母湛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日夕,遂設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
1.摹仿別人的風格或假托其口吻而寫的作品。亦謂摹仿別人進行寫作。
1.猶惜惜。愛惜。
1.茂盛貌。
1.停車。
2.謂下車到任。
1.遏止,杜絕。
1.阻攔,遏阻。
1.草木茂盛貌。
1.柔和貌;柔麗貌。
1.茂盛貌。
2.眾多貌。
1.擬請屈尊(光臨)。
1.茂盛貌。
1.山名。
1.親密的賓客。
1.見"昵辭"。
1.近路;捷徑。
1.親善。
2.指親善的人﹐友好。
1.親近而倚重。
1.指情人。
1.親密的朋友。
1.親近。
2.指親近的人。猶親信。
1.親近;親昵。
1.親昵。
1.親切融洽。
1.近親。
1.在旁奉侍。
1.指親昵接近,一同嬉戲。
1.親近;親狎。
2.指親昵的人。
1.私恨。
1.謂親昵而不莊重。
1.親昵而受寵幸。
1.謂親近聲樂宴飲之事。
1.偎依。
1.親密的朋友。
1.親昵的話。
1.猶至親。
1.翻刻的版本。
1.指叛逆的案件。
2.特指明末魏忠賢閹黨案。明天啟年間宦官魏忠賢專權,政治極端腐敗,屢興大獄,殺戮東林黨人。天啟七年(1627年)思宗即位,責令魏忠賢自殺。崇禎二年(1629年)又發布詔書,定逆案,將黨附魏忠賢諸人,分為六等;重者處死,輕者終身不用。南明弘光時,馬士英﹑阮大鋮當國,重翻此案,并打擊東林黨人以事報復。
1.古代諸侯婚娶時所派迎女者官位的等級。
1.見"逆坂走丸"。
1.逆著斜坡滾丸。比喻事情難于辦到。
1.猶暴逆。
1.預先備悉。
1.悖逆,叛亂。
1.形反而神同的一種筆法。
1.謂湍水回旋轟響。
1.叛逆不順的邊藩。
1.猶旅吟。
1.客死他鄉者的尸骨。
1.見"旅館"。
1.遷飛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