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說明是非或真假,爭論。
2.
名詞
(Biàn)姓。
1.
治理。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主齊盟者,誰能辯焉?
2.出自《東觀漢記·光武帝紀(jì)》經(jīng)學(xué)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
2.
駁正。
1.出自《禮記·曾子問》衛(wèi)君請吊,哀公辭,不得命。公為主,客入吊……康子拜稽顙於位,有司弗辯也。
2.出自《明史·王得仁傳》數(shù)辯冤獄,卻饋遺,抑鎮(zhèn)守內(nèi)臣苛索,政績益著。
3.
謂敘事、說理明白清楚。
1.出自《荀子·不茍》〔君子〕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辭。
2.出自《新書·道術(shù)》論物明辯謂之辯,反辯為訥。
3.出自《〈春秋穀梁傳集解〉序》《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4.
敏慧;聰明。參見“辯知”。
1.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代舍客馮公形容狀貌甚辯,長者,無他伎能,宜可令收債。
2.出自《史記·李斯列傳》辯於心而詘於口。
5.
爭辯;辯論。
1.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2.出自《讀〈墨子〉》余以為辯生於末學(xué),各務(wù)售其師之說。
3.出自《書信集·致鄭振鐸》我現(xiàn)在得了妙法,是謠言不辯,誣蔑不洗,只管自己做事,而順便中,則偶刺之。
6.
謂言辭或文辭華美、巧妙。
1.出自《管子·法法》故言有辯而非務(wù)者,行有難而非善者。
2.出自《韓非子·八經(jīng)》吶者言之,疑;辯者言之,信。
3.出自《文心雕龍·才略》二班兩劉,奕葉繼采。舊說以為固文優(yōu)彪,歆學(xué)精向,然《王命》清辯,《新序》該練,璇壁產(chǎn)於崑岡,亦難得而逾本矣。
4.出自《歸潛志》酒間論事,口吃而甚辯,出奇無窮,此真豪士也。
7.
巧言;會說話。
1.出自《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2.出自《荀子·非相》志好之,行安之,樂言之,故言君子必辯。
8.
通“辨”。辨別;區(qū)分。
1.出自《易·系辭上》辯吉兇者存乎辭。
2.出自《周禮·秋官·鄉(xiāng)士》辯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職聽於朝。
3.出自《墨子·尚賢中》雖天亦不辯貧富貴賤遠(yuǎn)邇親疏。
9.
通“俾”。
1.出自《書·酒誥》勿辯乃司民湎於酒。
10.
通“徧”。都,全。
1.出自《儀禮·鄉(xiāng)飲酒禮》眾賓辯有脯醢。
11.
通“胖”。古時祭祀時用的半體牲。
1.出自《儀禮·有司》臘辯,無髀。
12.
通“變”。
1.出自《莊子·逍遙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2.出自《法言·寡見》惟五經(jīng)為辯,說天者莫辯乎《易》。
13.
通“辦”。備辦。
1.出自《漢書·食貨志下》明年,天子始出巡郡國。東度河,河?xùn)|守不意行至,不辯,自殺。
14.
文體名。如:唐柳宗元有《桐葉封弟辯》、《辯〈列子〉》。
1.出自《文體明辨序說·辯》漢以前,初無作者,故《文選》莫載,而劉勰不著其說。至唐韓柳乃始作焉。然其原實出於孟莊。蓋非本乎至當(dāng)不易之理,而以反復(fù)曲折之詞發(fā)之,未有能工者也。故今取名家諸作,以式學(xué)者。其題或曰某辯,或曰辯某,則隨作者命之,實非有異議也。
15.
指治理的才干。
1.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蒙堯舜之術(shù),挾伊管之辯,懷龍逢、比干之意,欲盡忠當(dāng)世之君。
16.
指明了,了解。
1.出自《墨子·兼愛中》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害故也。
2.出自《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世人但見跨馬被甲,長槊強弓,便云我能為將;不知明乎天道,辯乎地利,比量逆順,鑒達(dá)興亡之妙也。
3.出自《讀〈張耳陳馀列傳〉》古之作史者辯於物,析於事,慎於文。辯於物,故名正;析於事,故理順;慎於文,故勸懲明。
17.
指論說、分析
1.出自《前普州刺史康公預(yù)撰神道碑》大率平蜀之功,公居第一。離而辯之,其功有五。
2.出自《歸潛志》麻九疇知幾為文以祭,辯其為人大略。
18.
指華美巧妙的言辭或文辭。參見“辯言”。
1.出自《文選·潘岳〈夏侯常侍誄〉》英英夫子,灼灼其俊。飛辯摛藻,華繁玉振。
19.
指文辭雄辯。
1.出自《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史遷、班固取其博大,昌黎取其渾,柳州取其峭,廬陵取其宕,三蘇取其辯。
20.
通“辨”。不同,差異。
1.出自《隋書·盧思道傳》妍蚩愚智之辯,天懸壤隔。
21.
通“徧”。指一個過程完畢。
1.出自《儀禮·公食大夫禮》贊者東面坐,取黍?qū)嶌蹲笫郑q,又取稷,辯,反於右手,興。
1.盤盤旋旋。
1.喃喃吶吶。
1.確切地評述。
1.忠誠輔助。
1.純厚恭敬。
1.純厚古樸;好古。
1.猶厚念。
1.十分愛好。
1.十分憎恨。
忠實厚道。
1.嚴(yán)重的病患。
1.謂篤行訓(xùn)教。
1.重病。
2.不治之病。
1.確切的見解。
1.猶篤生。謂得天獨厚。
1.竭誠于教化。
1.純厚謹(jǐn)慎。
1.篤厚敬肅。
2.指篤厚誠敬之士。
1.以深情厚誼待故舊。
1.十分厲害。常謂病之危急。
1.謂眷愛深厚。
1.重病。
1.十分疏懶。
1.謂衰老已甚。
1.謂篤厚于兄弟。
1.專一奮勉。
1.篤實亮直。
1.誠厚剛正。
1.見"篤?"。
1.見"篤耨"。
1.深入考慮。
1.猶確論。確切的評論。
1.確切高明的言論。
1.象聲詞。
1.篤實美善。
1.謂感情深厚﹐十分親密。
1.誠篤而敏銳。
1.謂徘徊。
1.淳厚和睦。
1.亦作"篤?"。亦作"篤傉"。亦作"篤祿"。
2.香木名。樹如杉檜﹐羽狀復(fù)葉﹐夏日開小花﹐圓錐花序﹐切破其莖﹐則樹脂流出﹐香氣濃郁﹐名篤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藥用。
1.見"篤耨"。
1.非常貧窮。
1.十分殷切。
1.篤愛親屬。
1.極度勤勉。
1.忠實厚道的人。
1.篤實而仁厚。
1.十分深厚。
1.厚重謹(jǐn)慎。
1.謂生而得天獨厚。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