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國家或地區之間的交界處。
2.
名詞
方面。
3.
(~兒)見“邊緣”。沿邊的部分。
4.
名詞
界限。
5.
名詞
(~兒)鑲在或畫在邊緣上的條狀裝飾。
6.
名詞
靠近物體的地方。
7.
名詞
幾何圖形上夾成角的射線或圍成多邊形的線段。
8.
副詞
副詞。(一)邊……(一)邊……,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同時進行。
9.
名詞
用在時間詞或數詞后,表示接近某個時間或某個數目。
10.
名詞
姓。
1.
亦作“邉”。
2.
邊境;邊界。
1.出自《國語·吳語》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2.出自《呂氏春秋·先己》故上失其道,則邊侵於敵。
3.出自《息國夫人墓志銘》貞元十五年,靈州節度使御史大夫李公諱欒,守邊有勞。
4.出自《舊邊詩》欲識金城舊方略,浚渠即是靖邊才。
3.
止境;盡頭。
1.出自《江賦》察之無象,尋之無邊。
2.出自《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出自《野草·雪》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4.
接近;臨近。
1.出自《穀梁傳·定公十二年》何危爾?邊乎齊也。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輕,不為假王,恐不能安齊。”
3.出自《鄉賦后自鞏還田家鄰友見過之作》詩圍場邊陰壑,草木皆凋殘。
4.出自《朱子語類》冀州三面邊河,兗州亦邊河,故先冀即兗。
5.出自《南行記續篇·野牛寨》屈指算來,她也應邊七十多歲了。
5.
參見“邊坐”。偏倚;傾斜。
1.出自《列女傳·周室三母》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
6.
旁邊;附近。
1.出自《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2.出自《祖席》詩祖席洛橋邊,親交共黯然。
3.出自《南行記續篇·野牛寨》肥胖的豬躺在籬邊,誰走過了,看也不看,只瞇著眼睛。
4.出自《悲憤詩二首》馬邊縣男頭,馬后載婦女。
7.
偏旁。
1.出自《文心雕龍·練字》是以綴字屬篇,心須練擇:一避詭異,二省聯邊,三權重出,四調單復。
2.出自《因話錄·征》近日書餅啖字,至有食邊口邊作覃,及口邊作詹者,率意而為,其誤甚矣。
8.
指事物的部分、方面。
1.出自《古尊宿語錄》師舉古人語次,問大眾云:“三乘十二分教,成得個什么邊事?”
2.出自《春日》詩危城三面水,古樹一邊春。
3.出自《朱子語類》《先天圖》一邊本都是陽,一邊本都是陰。
4.出自《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十章一》“修身以道”,只說得修身邊事;“修道以仁”,則修身之必先正心誠意者也。
9.
中;范圍內。
1.出自《晚發五渡》詩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陽邊。
2.出自《信安王幕府詩》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
3.出自《答曾存之》詩青春不覺書邉過,白發無端鏡上來。
4.出自《寄劉繼先》詩凄涼古驛人煙外,迤邐荒山雪意邊。
10.
臨近某個時候。
1.出自《醒世姻緣傳》誰知到了八月初十日邊,連下了幾日秋雨。
2.出自《鄉心》后來過年邊,才收到你祥兄帶來的那封信。
3.出自《調皮角色》快到夜飯邊,窗外有人嚷:“雜貨佬來了!”
11.
邊區的省稱。
1.出自《艱難的歲月》主力紅軍長征以后,中央分局和贛南省委為加強贛粵邊的斗爭,成立了贛粵邊特委和軍分區。
2.出自又如:邊幣;邊府。
12.
方位詞的后綴。
1.出自《華清宮》詩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2.出自《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東邊畫了空西邊,留與后人教敵手。
3.出自《老殘游記》人瑞想了一想,說:“外間冷,都睡到里邊去罷。”
4.出自《木棉花》他是浙江人,對于這邊的情形卻很熟悉。
13.
幾個“邊”字分別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同時進行。
1.出自《蓋滿爹》她一進來,坐在板凳上,就邊哭邊說:她的姑娘欺侮她,婆婆折磨她,男人口口聲聲叫她滾。
2.出自《創作回憶錄·文學生活五十年》我邊寫作,邊學習,邊修改,一直到今天我還在改自己的文章。
14.
數學名詞。幾何圖形上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
1.出自《彷徨?高老夫子》半屋子都是眼睛,還有許多小巧的等邊三角形。
15.
姓。漢有邊韶。
1.出自《萬姓統譜?先韻》漢邊鳳,字子章。陳留人,為京兆尹。
16.
物體的四側,邊緣。
1.出自《禮記·深衣》續衽鉤邊,要縫半下。
2.出自《賓退錄》如佛說蜜,中邊皆甜;若中與邊皆枯淡,亦何用?
3.出自《明史·食貨志五》時所鑄錢有金背,有大漆,有旋邊。
4.出自《小城春秋》劍平點頭答應,拿起破了邊的舊氈帽,隨便往頭上一戴,匆匆走了。
1.亦作"背穴"。亦作"背瓀"。亦作"背鐍"。
2.太陽周圍的云氣。
1.見"背譎"。
1.逃兵。
①背部靠著背部他倆~地坐著。②指不當著有關人的面(批評、揭發檢舉等)為了避免矛盾激化,先~給他提些意見。‖也說背對背。
1.猶拖住。
2.方言。平均﹐均攤。
①離開~故土,流浪在外。②違背不能~基本原則。
1.違背禮法。
違背事理;不合理這件事他做得有點兒~。也作悖理。
1.背人而立。
1.指負弟重的或長時期的利息。
1.悖謬;相反。
1.謂不看字帖而憑記憶臨摹。
1.排球技術名詞。指扣球隊員在二傳手背后﹐扣二傳手背傳的近體快球。
1.背源而流。
2.逆流﹐洄流。
1.背部彎曲;駝背。
〈方〉背(bēi)在背上運送東西的簍子。
1.亦作"背膂"。
2.背脊。
1.見"背呂"。
1.背戾惑亂。
1.倒霉。
1.違背盟誓。
同‘悖謬’。
1.背袋。
1.背叛忤逆。
〈方〉指果樹歇枝、竹子等生長得慢的年份。
1.同"背叛"。
1.背叛。
1.亦作"背篷"。
2.捕魚人用來遮雨的斗篷。
1.見"背蓬"。
1.背靜﹐偏僻。
1.演奏音樂或指揮演奏時不看樂譜。
違背和拋棄~盟約。
1.指或當面或背后。
1.腰背彎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1.見"背曲腰躬"。
1.亦作"背群"。
2.背離眾人。
1.見"背羣"。
①隱諱不愿使人知道他得過~的病ㄧ他干了不少~的事。②沒有人或人看不到找個~的地方談話。
1.植物的根向暗處生長的特性。
1.見"背譎"。
1.靠山建造樓房。謂好景被遮﹐比喻殺風景。
1.身體背面。
1.生而未見其父之兒。
①不合時宜~商品。②倒霉這些天真~,老遇上不順心的事。‖也作悖時。
1.詈詞。倒霉的人。有時亦有調侃意。
1.背棄世俗。
2.離開人世。死亡的婉辭。
1.違背誓言。
1.雙手放在背后交叉握著。
背誦念過的書過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不出書要挨罰。
1.憑記憶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