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純厚恭敬。
1.亦作"郁氛"。
2.云氣濃盛貌。
3.指花氣濃盛貌。
1.濃烈的香氣。
1.見"郁紛"。
1.憤懣。
1.猶郁勃。盛貌。
1.香氣濃盛貌。
1.亦作"郁"。
2.山勢高險貌。一說形容山氣暗昧。
1.猶郁悒。愁悶不舒暢。
1.香氣濃厚。
1.指氣血郁結于胸膈的病癥。
1.見"郁孤臺"。
1.古臺名。在江西贛州市西南賀蘭山頂。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唐贛州郡守李勉登臨北望﹐因改名望闕﹐宋曾憊增筑二臺﹐南為郁孤,北為望闕。
1.謂用郁鬯酒灌地。古代一種祭祀儀式。
1.謂因濕熱郁積而變黑。
1.古代傳說中的太陽神。
1.幽暗不明。
1.謂憂郁憤懣積聚于心。
2.蓄積,積聚。
1.蘊結滿溢。
西江最大支流。廣西境內大河。由右江和左江在南寧以西匯合而成。右江為正源,全長1125千米。干流為廣西內河航運干線。水力資源豐富,建有西津水電站。
1.謂憂思煩冤糾結不解。
2.凝結;蘊結。
3.盤結貌。
1.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科。葉片長圓形﹐夏季開花﹐穗狀花序圓柱形﹐白色。有塊莖及紡錘狀肉質塊根,黃色,有香氣。中醫(yī)以塊根入藥,古人亦用作香料,泡制郁鬯,或浸水作染料。
2.指用郁金染出的黃色。
1.帝王的黃袍。
1.金黃色的翠翹。古代女子的一種首飾。
1.古時用郁金染制的金黃色裙。亦泛指黃裙。
1.猶言黃色裙。
1.指楊柳的金黃色的嫩枝。
1.《玉臺新詠》卷九引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有"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之句,描繪盧家婦莫愁的居室﹐后因以"郁金堂"或"郁金屋"美稱女子芳香高雅的居室。
單子葉植物,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卵形鱗莖。葉廣披針形,有波紋。花大而美麗,形似高腳酒杯,有黃、白、紅或紫紅等色,可供觀賞。主要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和中亞細亞、土耳其等地∩蘭栽培的最為著名。中國各地園林也有栽培。
1.古柔然族姓。北魏柔然族有郁久閭是發(fā)。見《周書.竇熾傳》。
1.盤曲,盤踞。
1.高峻貌。
1.蔚藍,深藍色。
1.即郁壘。
1.即郁壘。神名。
1.門神名。清陳維崧《滿江紅.乙巳除夕立春》詞"郁壘欹斜頭上帽,神荼脫落腰間杖。"一說為二神名。
2.桃符﹑春聯(lián)的代稱。
3.山勢高峻貌。參見"郁?"。
1.即桃符。
1.二神名。傳說善治惡鬼,故舊時民間奉為門神。
2.指桃符﹑春聯(lián)。
1.竹的別稱。
1.植物名。落葉小灌木。葉卵形至披針狀卵形。春開花,淡紅色。果實小,球形,暗紅色,可食。種子稱郁李仁,可入藥。
1.猶郁律。曲折﹑起伏貌。
1.香氣濃烈。
1.古仙人名。
1.三國吳陸績曾為郁林太守,以清廉著名,故后世以"郁林孫"稱美陸氏子孫。
1.謂阻撓君令的發(fā)布。
1.謂暑氣隆盛。也指隆盛的暑氣。
1.山勢險曲突兀貌。
2.屈曲夭矯貌。
3.深邃貌。
4.煙霧蒸騰貌。
5.聲音回蕩貌。 6.形容心緒波動。 7.即郁壘。神名。
1.亦作"郁峷"。
2.形容山勢曲折蜿蜒。
3.煙氣升騰貌。
1.深綠。
1.古曲名。相傳為唐王維所作。維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為岐王所重。維方將應舉,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為伶人。維奏新曲號《郁輪袍》,為公主所激賞,乃為之說項,維遂得高中。事見唐薛用弱《集異記》。
2.雜劇名。明王衡作。敷衍王維的故事。
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別名。
1.聲音屈伸變化貌。《文選.潘岳》"郁捋劫悟,泓宏融裔。"呂向注"郁捋,聲屈申貌。"一說,為口循樂器之孔貌。李善注"郁捋,口循孔貌。劫悟,氣相沖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