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一種薄而密的絲織物,也指厚而疏的生絲織物。
1.
平紋的生絲織物,似縑而疏,挺括滑爽。
1.出自《墨子·辭過》治絲麻,捆布絹,以為民衣。
2.出自《論變鹽法事宜狀》初定兩稅時,絹一匹,直錢三千。今絹一匹,直錢八百。
3.出自《歸田瑣記·天下太平四字》聞阮云臺師在相位時,每於歲除前用松江花絹方箋,篆書”天下太平“,字如秦漢瓦當體,分貽知好。
2.
今多指蠶絲及化纖的混紡織品。較緞、錦薄而堅韌。如天香絹、迎春絹等。
3.
羅網。
1.出自《周禮·秋官·翨氏》翅氏掌攻猛鳥,各以其物為媒而掎之
4.
纏系。
1.出自《后漢書·馬融傳》絹猑蹄,??特肩。
1.沙石。
1.見"磧礫"。
1.亦作"磧歷"。
2.淺水中的沙石;沙石淺灘。
1.泛指沙漠地區。
1.含鹽堿多沙石的地方。
1.多沙石的道路。
1.沙漠。
1.照在沙漠上的太陽。
1.水中沙堆。
1.沙漠尾部狹窄處。
1.照在沙漠上的月光。
1.指民俗中的祭畢聚飲。
1.亦作"碶閘"。
2.水閘。
1.象聲詞。
1.器重而愛護。
1.猶體魄。
1.氣度,胸懷。
1.器物,器具。
1.禮器玉帛。
1.器械和材料。
1.謂才學。
1.萬物的首領。
1.謂器與車。器,指銀甕丹甑之類;車,指山車垂鉤之類。古代認為是盛世出現的祥瑞之物。
1.謂器重而禮遇之。
1.器量;識量。
2.才具風度。
3.指標志名位﹑爵號等的器物制度。
1.謂器具準備兩件,就不愁缺用。
1.器量法度。
1.謂人所具有的資質與才能。
1.器物和衣服。
2.推重欽服。
1.星宿名。
1.猶才干。
1.謂貢獻天子或諸侯的宗廟用器。一說為進貢供制禮器的材料。
1.才能和儀表。
1.由各種細胞或組織構成的﹑并執行一定功能的生物體的分化結構。如動物的胃﹑心﹑肺,植物的根﹑莖等。
1.胸懷;度量。
1.器具財物。
1.武器﹑盔甲。
1.猶器識。
1.見"器世間"。
1.器重而尊敬。
1.器量;度量。
1.用具。
1.用樂器演奏的音樂。區別于"聲樂"。
1.猶品類。
1.器皿的容量。
2.器局;才識;度量。
1.才具與靈性。
1.才能謀略。
1.見"器滿則覆"。
1.驕傲自大﹑得意忘形貌。
1.亦作"器滿將覆"。
2.容器滿溢,則將傾覆。比喻事物發展超過一定界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亦以喻驕傲自滿將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