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踽踽”。形容獨自走路孤零零的樣子。
1.
獨行貌。參見“踽踽”。
1.出自《詩·唐風·杕杜》獨行踽踽。
2.出自《復古詩首句云獨步復靜坐輒繼二章》踽踽出東軒,徐徐步小園。
3.出自《聊齋志異·蛇人》方意小青不返,俄而踽踽獨來,竟入笥臥。
4.出自《赤都心史》常常可以看見一人,有時背著手,有時叉著腰,獨行踽踽,來去躑躅。
5.出自《初夏雜詠》踽踽飄零客,悠悠剩長身。
6.出自《霜葉紅似二月花》老駝福踽踽地走到河邊,朝那滔滔東流的河水看了一會兒,獨自微微一笑。
2.
慢步行走。參見“踽步”。
1.出自《板橋雜記·麗品》在少年場中,纖腰踽步,亦自楚楚。
2.出自《城南晚步》詩踽步慘無懌,寓睫萬感交。
3.
通“傴”。參見“踽僂”。傴僂。
1.出自《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旁行踽僂,又疥且痔。
1.謂昧良心,行為刻薄。
2.沒有好結果﹑好下場。
1.謂言語或動作魯莽。
1.謂情緒低落,精神不振。
1.難堪;失面子;沒有意思。
1.形容難堪的樣子。
1.形容情緒低沉﹑精神不振的樣子。
1.潛水的人。
1.沒有插腳的地方。形容不知怎樣才好。
1.舊時喪禮期服計年,閏月不計,謂之"沒閏"。
1.比不上,沒得比的。
1.沒有仔細考慮。
1.猶言沒上下。
1.猶言不分尊卑長幼,沒有禮貌。
1.終身。
2.猶言將自身沒官。
3.猶投身。
1.猶言無定準。
1.沒關系;不要緊。
1.漢李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隱沒不見。事見《史記.李將軍列傳》◇用以喻指功力精湛。
1.也稱"五倍子酸"。也稱"棓酸"。
2.無色針狀晶體。可以五倍子為原料,經發酵或用酸水解制得。在攝影術中作顯影劑。參見"鞣酸"。
1.謂箭射進石頭后隱沒不見。形容射箭的力量極強。
①死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②一輩子;永久沒世不復|沒世不忘|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陸,則沒世不行尋常。
1.終身不變。
1.猶終生,一輩子。
1.謂終身不為人知。
1.猶無端。
2.沒關系,不要緊。
3.謂事情了結。
1.同"沒事哏"。
1.猶言無端兇狠;過分兇狠。
1.同"沒事哏"。
1.猶言不得了;沒辦法。
1.同"沒事哏"。
法律上指強制無償地收歸國有。有幾種不同性質的沒收(1)刑罰的一種。即沒收財產。(2)訴訟上的一種強制措施。如對罪犯用于犯罪活動的本人財物予以沒收。(3)行政管理上的一種強制措施。如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用于違法活動的本人所有的工具予以沒收。(4)行政處罰的一種。如沒收違反藥品管理法生產、銷售的藥品。(5)革命措施的一種。如新中國成立后沒收地主土地、官僚資本。
1.沒有好收場。
1.謂死。
1.猶拼命。
1.同"沒搭煞"。
1.方言。不管。
1.方言。沒有出息;放蕩。
1.謂無可排遣。
1.舊謂不顧封建倫理道德。
1.不欺詐,真心誠意。
1.謂刎首。
2.猶埋頭。謂精神專注。
1.比喻亂闖亂碰的人。
1.扎猛子,以頭朝下鉆入水中。
1.天鵝群飛,為首的一只叫做頭鵝。鵝群失去帶頭的鵝,稱做"沒頭鵝"。多用以形容慌張無主的樣子。
1.舊指非官府張貼的布告。
1.指被殺的人。
2.指來歷不明的人。
1.謂不顧一切;狠狠。
2.不顧臉面。
3.猶滿頭滿臉。
1.無緣無故;沒來由。
2.猶言沒有頭緒;糊里糊涂。
3.謂不顧一切;狠狠。
1.比喻沒有根腳,到處亂撞的人。
1.舊指非官府頒布的文件。
1.沒有了結;未停止。
2.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