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會合,集合。
2.
動詞
積聚。
3.
名詞
(Jù)姓。
1.
村落。
1.出自《管子·乘馬》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
2.出自《史記·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3.出自《著作正字二劉公墓志銘》聚道旁棄兒常百計,募嫗乳飼,聽無子者擇取。
2.
謂眾。
1.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我是以有輔氏之聚。
2.出自《史記·蘇秦列傳》禹無百人之聚,以王諸侯。
3.
謂朋黨。
1.出自《韓非子·揚權》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
4.
會合;聚集。
1.出自《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2.出自《莊子·知北游》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3.出自《顏氏家訓·兄弟》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
4.出自《送湖南李正字序》及今又不忍其三族之寒,聚而館之,疏遠畢至。
5.出自《家》幾家公館的門前聚了一些轎夫和仆人在閑談。
6.出自《銅墻鐵壁》銀鳳停住手,聚著全身的勁,大聲吼叫。
5.
蓄積;儲集。
1.出自《易·乾》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
2.出自《左傳·哀公十七年》楚白公之亂,陳人恃其聚而侵楚。
3.出自《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其家食不足,而俸錢常以聚書。
4.出自《明史·文苑傳一·楊維禎》父宏,筑樓鐵崖山中,繞樓植梅百株,聚書數萬卷。
6.
共,共同。參見“聚麀”。
1.出自《容齋三筆·高唐神女賦》若如所言,則是王父子皆與此女荒淫,殆近於聚牝之丑矣。
2.出自《紅樓夢》況知與賈珍、賈蓉素日有聚牝之誚,因而乘機百般撩撥,眉目傳情。
3.出自《俱分進化論》組織團體以求自衛,聚牝之丑,爭食之情,又無時或息也。
4.出自《禮記·曲禮上》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牝。
5.出自《南史·劉述傳》或詣之,問其母安否。述曰:“惟有愁惛。”次訪其子,對曰:“所謂父子聚牝。”蓋謂牝為憂也。
6.出自《貞觀政要·論封建》陳靈則君臣悖禮,共侮紀舒;衛宣則父子聚牝,終誅壽朔。
7.出自《她是一個弱女子》世間所非難的什么血族通奸,什么長幼聚麀之類,都是不通之談,既然要戀愛了,則不管對方的是貓是狗,是父是子,一道玩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7.
量詞。猶堆或股。
1.出自《神仙傳·老子》丹書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
2.出自《齊民要術·造神曲并酒等》若止三石麥曲者,但作一聚,多則分為兩聚。
3.出自《山中病后作》詩云門不閉全無事,心外沈然一聚灰。
4.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因連與痛擊,漸縱弛委地,化濃煙一聚。
8.
敲擊。
1.出自《新刻漏銘》擊刀舛次,聚木乖方。
9.
通“驟”。急。參見“聚斂”。
1.出自《周禮·天官·獸醫》凡療獸病,灌而行之,以節之。
10.
引申為并攏,合并。參見“聚足”。
1.出自《禮記·曲禮上》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1.強暴而又才智出眾。
1.亦作"強亢"。
2.剛愎。
1.驕橫。
1.高傲。
1.嘴硬;強辯。
2.猶夸口。
1.謂勤奮攻讀。
1.謂由壯年轉入衰老。
1.猶強迫。強行勒迫。
德國哲學家尼采用語。他認為強力意志是宇宙的本原,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則與生活原則,因而主張弱肉強食就是道德,戰爭是強力意志的最高實現等。
1.剛愎嚴厲。
1.能力強的官吏。
1.見"強梁"。
1.強者的命令。
1.比喻雖為強大者,但也壓不住盤據在當地的勢力。
1.強暴的敵人。
1.草名。即狗脊。蕨類植物,多年生草本。廣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可供食用和釀酒,有些地方亦以入藥。
1.勉強附和,勉強服從。
1.猶豪邁。
1.亦作"強勉"。
2.努力;盡力而為。
3.硬去做不愿做的事或難以做到的事。
4.生硬;不自然。
1.亦作"強敏"。
2.干練﹑機敏。
1.亦作"強名"。
2.猶盛名。
1.亦作"強明"。
2.強干精明。
1.亦作"強難"。
2.無理地加以詰難。
1.亦作"強能"。
2.精明強干。
1.見"強扭的瓜不甜"。
1.喻條件不成熟而勉強去做,往往不會有滿意的結果。
1.亦作"強弩"。
2.強勁的弓;硬弓。
3.借指能開硬弓的射手。
1.同"強弩之末"。
1.亦作"強弩之極"。
2.猶強弩之末。
強弓所發射的箭臨到末了,已經沒有什么穿透力了。比喻強大的勢力已經衰竭,起不了什么作用同亞洲的崛起和發展相比,西方的現狀已同強弩之末。
1.強橫暴虐。
1.亦作"強迫"。
2.施加壓力使服從;迫使。
人格障礙之一。表現為具有強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為,過分追求完美,循規蹈矩;要求別人也按自己的思想方式和習慣行事;行動猶豫不決;情緒上過分克制;表面不動聲色,內心卻極度緊張。
1.亦作"強起"。
2.勉強起床。
3.強行起用。
1.桀驁不馴的氣性。
1.亦作"強鉗"。
2.強行壓制,不讓人講話。
1.亦作"強強"。相隨貌。
2.引申為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3.猶言直挺挺。
1.以暴力搶奪。
1.剛正嚴切。
1.比較親近的親族。
1.亦作"強求"。
2.勉強以求;硬要求。
1.亦作"強屈"。
2.迫使屈服。
1.憑借優勢地位欺壓別人或別國的權勢。
不尊重別國獨立和主權,以經濟、軍事實力強行對別國進行控制、干涉的政策。實行強權政治的國家總是以武力相威脅,通過軍事手段達到政治、經濟目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以及霸權主義往往憑借強權推行其對內對外政策。
1.亦作"強勸"。
2.固勸,堅決勸告。
1.勉強別人做難于做到的事。
1.亦作"強仁"。
2.勉力行仁。
1.亦作"強忍"。亦作"強忍"。
2.強暴殘忍。
3.頑強堅忍。
1.見"強韌"。
1.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