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邉”。
2.
物體的四側(cè),邊緣。
1.出自《禮記·深衣》續(xù)衽鉤邊,要縫半下。
2.出自《賓退錄》如佛說蜜,中邊皆甜;若中與邊皆枯淡,亦何用?
3.出自《明史·食貨志五》時所鑄錢有金背,有大漆,有旋邊。
4.出自《小城春秋》劍平點頭答應(yīng),拿起破了邊的舊氈帽,隨便往頭上一戴,匆匆走了。
3.
邊境;邊界。
1.出自《國語·吳語》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2.出自《呂氏春秋·先己》故上失其道,則邊侵於敵。
3.出自《息國夫人墓志銘》貞元十五年,靈州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李公諱欒,守邊有勞。
4.出自《舊邊詩》欲識金城舊方略,浚渠即是靖邊才。
4.
止境;盡頭。
1.出自《江賦》察之無象,尋之無邊。
2.出自《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出自《野草·雪》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zhuǎn)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5.
接近;臨近。
1.出自《穀梁傳·定公十二年》何危爾?邊乎齊也。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quán)輕,不為假王,恐不能安齊。”
3.出自《鄉(xiāng)賦後自鞏還田家鄰友見過之作》詩圍場邊陰壑,草木皆凋殘。
4.出自《朱子語類》冀州三面邊河,兗州亦邊河,故先冀即兗。
5.出自《南行記續(xù)篇·野牛寨》屈指算來,她也應(yīng)邊七十多歲了。
6.
偏倚;傾斜。參見“邊坐”。
1.出自《列女傳·周室三母》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cè),坐不邊。
7.
旁邊;附近。
1.出自《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2.出自《祖席》詩祖席洛橋邊,親交共黯然。
3.出自《南行記續(xù)篇·野牛寨》肥胖的豬躺在籬邊,誰走過了,看也不看,只瞇著眼睛。
4.出自《蘆浦筆記·季子碑》得曾皎元豐中編《潤州類集》,乃曰“君子之墓”;后湖居士李仲殊《題季子廟詩》,亦曰“溪??君子墓。”
8.
偏旁。
1.出自《文心雕龍·練字》是以綴字屬篇,心須練擇:一避詭異,二省聯(lián)邊,三權(quán)重出,四調(diào)單復。
2.出自《因話錄·徵》近日書餅啖字,至有食邊口邊作覃,及口邊作詹者,率意而為,其誤甚矣。
9.
指事物的部分、方面。
1.出自《古尊宿語錄》師舉古人語次,問大眾云:“三乘十二分教,成得個什么邊事?”
2.出自《春日》詩危城三面水,古樹一邊春。
3.出自《朱子語類》先天圖一邊本都是陽,一邊本都是陰。
4.出自《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十章一》“修身以道”,只說得修身邊事;“修道以仁”,則修身之必先正心誠意者也。
10.
中;范圍內(nèi)。
1.出自《晚發(fā)五渡》詩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陽邊。
2.出自《信安王幕府詩》大漠風沙里,長城雨雪邊。
3.出自《答曾存之》詩青春不覺書邊過,白發(fā)無端鏡上來。
4.出自《寄劉繼先》詩凄涼古驛人煙外,迤邐荒山雪意邊。
5.出自《送周雪客省侍之青州》詩月下同舟渡江水,沙邊立馬看雪山。
11.
臨近某個時候。
1.出自《醒世姻緣傳》誰知到了八月初十日邊,連下了幾日秋雨。
2.出自《鄉(xiāng)心》后來過年邊,才收到你祥兄帶來的那封信。
3.出自《調(diào)皮角色》快到夜飯邊,窗外有人嚷:“雜貨佬來了!”
12.
邊區(qū)的省稱。
1.出自《艱難的歲月》主力紅軍長征以后,中央分局和贛南省委為加強贛粵邊的斗爭,成立了贛粵邊特委和軍分區(qū)。
2.出自又如:邊幣;邊府。
13.
方位詞的后綴。
1.出自《華清宮》詩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2.出自《題景煥畫應(yīng)天寺壁天王歌》東邊畫了空西邊,留與后人教敵手。
3.出自《老殘游記》人瑞想了一想,說:“外間冷,都睡到里邊去罷。”
4.出自《木棉花》他是浙江人,對于這邊的情形卻很熟悉。
14.
幾個“邊”字分別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同時進行。
1.出自《蓋滿爹》她一進來,坐在板凳上,就邊哭邊說: 她的姑娘欺侮她,婆婆折磨她,男人口口聲聲叫她滾。
2.出自《創(chuàng)作回憶錄·文學生活五十年》我邊寫作,邊學習,邊修改,一直到今天我還在改自己的文章。
15.
數(shù)學名詞。幾何圖形上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
1.出自《彷徨?高老夫子》半屋子都是眼睛,還有許多小巧的等邊三角形。
16.
姓。漢有邊韶。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二》邊氏,子姓,宋公子城之后。城字子邊。或言宋平公子御戎字子邊,以王父字為氏。孫邛為司徒。又周大夫有邊伯。
1.出于本性的自然的行動。
2.蠕蠕而動。
3.泛指動物。
4.騷動;擾動為亂。
5.沖動;妄動。
1.猶言一切眾生。
1.形容笨拙粗壯。
1.無知蠢動貌。
1.愚蠢戇直。
1.粗笨的漢子。
1.有勇無謀﹐粗笨強橫。
1.見"蠢笨"。
1.猶粗厚。
1.傻話。
1.詈詞。猶言笨家伙。
1.謂少量聚居。
1.愚蠢的一伙。指犯法者。
1.叛亂;騷動。
1.粗笨丑陋。
1.笨拙肥胖。
1.戇直質(zhì)樸。
1.笨拙的氣味。
1.動貌。
2.笨拙遲鈍的樣子。
1.愚人。
1.蚯蚓的別名。
1.謂萬物萌動而生。
1.形容非常粗壯。
1.愚笨的事。
1.粗劣庸俗。
1.猶言傻里傻氣。
1.愚蠢頑劣。
1.笨蛋;愚蠢的東西。
1.頑劣的外貌。
1.殷朝滅亡以后﹐周室統(tǒng)治者對殷人的蔑稱。
1.愚蠢。
1.笨拙急躁。
1.猶蠢胖。
1.詈詞。罵人愚笨如豬。
1.愚昧癡頑。
1.愚蠢的幫手。
1.行走不穩(wěn)貌。
2.比喻坎坷不得志。
1.卓卓,特出。
1.搖晃,擺動。
1.遠飛,高飛。
1.卓絕;高超。
1.雄健;奮發(fā)。
1.見"踔厲風發(fā)"。
1.形容雄辯恣肆;議論縱橫。
2.形容精神振奮;斗志昂揚。
1.見"踔厲風發(fā)"。
1.猶踔絕。
1.卓然特立。
1.顯然,昭然。
2.高超特出貌。
1.超絕,妙極。
1.跛行。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