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走不穩(wěn)貌。
2.比喻坎坷不得志。
①低等多細胞動物,種類很多,多生在海底巖石間,單體或群體附在其他物體上,從水中吸取有機物質(zhì)為食物。有的體內(nèi)有柔軟的骨骼。②專指海綿的角質(zhì)骨骼。③用橡膠或塑料制成的多孔材料,有彈力,像海綿~底球鞋丨~球拍。
海水的表面。
中國第二大島。北隔瓊州海峽同雷州半島相望,西臨北部灣,東、南瀕南海。面積322萬平方千米。大陸島,因瓊州海峽下陷而與大陸分離。地形呈環(huán)狀分布,由中南部山區(qū)向外圍逐級下降。北部有大片玄武巖臺地。水系呈放射狀。屬熱帶季風氣候區(qū)。中國主要的熱帶作物基地。
1.植物名。沉香的一種。因出自海南諸國及交﹑廣﹑崖州,故名。
別稱瓊”。在中國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島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島組成,面積339萬平方千米,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區(qū)。人口702萬(1995年)。有黎、苗等少數(shù)民族。1988年建省。省會海口。主島中南部是以五指山為主的山地,北部為平原。地處熱帶,降水多。中國最大的熱帶作物基地。產(chǎn)優(yōu)質(zhì)鐵礦,近海富天然氣。現(xiàn)已開放為中國最大的經(jīng)濟特區(qū)。
1.計司辟差。謂由三司直接任命。
1.計議和稟告。
1.見"計無返顧"。
1.見"計無返顧"。
1.謂計謀的實現(xiàn)十分神速。
1.謂決不后退。旋踵﹐旋轉(zhuǎn)腳跟。
2.謂要在頃刻間作出決策。
1.刑部。
2.明清以稱戶部。
3.舊指財政部。
1.古代計吏登記戶口﹑賦稅﹑人事的簿籍。
2.指計吏在簿籍上登記戶口賦稅等。
1.指大計考績對有劣跡官員的舉劾。
1.古代掌管財賦會計的官署。
1.古代州郡年終向朝廷總結(jié)匯報情況的簿冊。
1.計吏所乘的車。
1.謀臣。
2.掌管國家財賦的大臣。
1.計算時辰。形容心情急切。
1.計算路程。
2.計算衡量。
1.指國家財會事務(wù)。
1.謂謀劃萬無一失。
1.謂謀劃來自必死的決心。
1.謂主意出于無可奈何。語本《史記.吳王濞列傳》﹕"上復(fù)責問吳使者﹐使者對曰﹕'……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唯上棄之﹐而與更始。'"
1.同"計出無聊"。
1.打算﹐安排。
2.謂大計考績予以處分。
1.計謀不足﹐方略匱竭。
1.指古代對官吏三年考績的大計之典。
1.稽核查點。
1.計省的文書。
1.梵歷中的九星之一。它與羅?均為假想的星座。舊時星命家以為它們均主災(zāi)咎。
1.喻才高。相傳南朝宋謝靈運曾稱﹕"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見宋無名氏《釋常談.八斗之才》。
1.計算量度。
2.估計﹔料想。
3.計較﹔衡量。
4.謀畫。
1.謂計算﹑稱揚自己的功勛。伐﹐功勛。
1.計算費用。
1.計使的符信。
1.主管財政的府署。
1.計算功績。
2.計算用工數(shù)﹑工程量。
3.計較功利。
1.謂計算其功績以補償其過失。
1.計算功勞。
1.謂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1.計較功名﹐謀求私利。
1.衡量功績而授予爵祿。受﹐授。
1.同"計功行賞"。
2.受﹐授。
1.猶言計功行賞。
1.計算功勛大袖行賞賜。語出《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而授事。"
1.指州郡的年終上計和貢獻方物。
2.指州郡隨年終上計貢舉的人材。
1.策劃勾結(jié)。
1.記掛。計﹐通"記"。
1.主管財賦﹑百物會計﹑出納之官府。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