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依靠,依從。
1.出自《詩·邶風·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2.出自《左傳·僖公五年》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
3.出自《后漢書·皇甫嵩傳》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
4.出自《池州貴池縣主簿沈君夫人元氏墓志銘》姑曰微婦,余老誰據?
5.出自《減字木蘭花》詞斷魂無據,萬水千山何處去?
2.
依照,根據。
1.出自《論語·述而》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2.出自《讓開府表》據今光祿大夫李喜,秉節高亮,正身在朝……而猶未蒙此選,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3.出自《答劉秀才論史書》后之作者,在據事跡實錄,則善惡自見。
4.出自《澠池會》據著我說,玉璧不當與他。
5.出自《朝花夕拾·無常》據傳說,鬼王是只用一只腳走路的。
3.
定,安。
1.出自《戰國策·中山策》燕趙好倍而貪地,吾恐其不吾據也。
2.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
4.
按著。參見“據地”。
1.出自《莊子·漁父》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
5.
證據。
1.出自《后漢書·魯丕傳》難者必明其據,說者務立其義。
2.出自《策問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施之於事而易從,考之於文而有據。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兩家爭個不歇,叫中證問時,各人為著一邊,也沒個的據。
6.
指憑據。即用作證明的書面文件。
1.出自《桯史·部胥增損文書》憲命以成案錄為據,付之。
2.出自《宋史·食貨志上一》愿往者,給據津發。
3.出自又如:收據;借據。
7.
占有,占據,處于。
1.出自《墨子·修身》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
2.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先據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
3.出自《冊文武孝德皇帝赦文》燕寇勃起,洞無藩籬,六十有七年兵革大試,其事何哉?據逸安而易萌漸也。
4.出自《歷史人物·屈原研究》到郢都被據,又被趕到了江南。
8.
抵拒。
1.出自《春秋繁露·服制象》夫執介胄而后能據敵者,故非圣人之所貴也。
2.出自《故萬州刺史劉君墓志銘》青陵故城,地高要,得之,可以據賊矣。
9.
跨;蹲。參見“據鞍”。
1.出自《書·禹貢》濟河惟兗州
2.出自《琵琶賦》龜腹鳳頸,熊據龍旋。
10.
確實。
1.出自《前漢書平話》第三坐合者,據精神猛惡,寡人見之甚懼,是誰也?
2.出自《氣英布》這漢英布武勇誰如?據慷慨堪稱許,善韜略,曉兵書。
3.出自《貨郎旦》據一表儀容非俗,打扮的諸余里俏簇。
4.出自《后漢書·文苑傳上·黃香》十二年,東平清河奏妖言卿仲遼等,所連及且千人。香科別據奏,全活甚眾。
11.
古印度長度單位。約相當于晉時的十里。
1.出自《水經注·河水一》〔迦維羅衛國〕王田去宮一據。據者,晉言十里也。
12.
姓。明有據成。見《續通志·氏族七》。
1.出自《續通志?氏族略七》據,明據成,刻漏博士。
1.土地改革以前﹐自己耕種自己土地的農民。多指中農。
1.《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傳"公﹐公門也。"馬瑞辰通釋"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則有公膳可食。《詩》言退食自公﹐正著其盡心奉公。"后常以"自公"用作盡心奉公之意。
1.自以為有功績。
1.自行供給。
2.受審人自述案情﹐招認罪狀。
1.自己的書面供詞。
1.男子割去自己的生殖器﹐自毀其身。
1.親自為之。
在四川省南部、沱江流域,成渝鐵路有支線自內江通此。1939年設市。人口1028萬(1995年)。以產井鹽著名,有千余年歷史,向有鹽都”之稱。名勝古跡有西秦會館、fc599叛尉。自貢燈會聞名全國。
1.從古以來。
2.泛指從前。
1.鞏固自身的地位﹐確保自己的安全。
1.自念;自視。
1.自己照顧不了自己。多指無暇顧及他人。
1.自己只管自己的事。
1.猶自寬。自我安慰。
2.擴大自己的地盤﹑聲望﹑識見等。
3.自以為識見廣博;自大。
4.自己胸懷寬廣。
1.自行投案;自行歸順。
1.責成自己。
2.自己不同于。
3.自己詭稱。
1.自殺。
2.自己傷害自己。
1.中醫指白天不因勞動﹑厚衣或發熱而汗自出的一種癥狀。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所致。
為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集體、個人所取得成就、榮譽而感到光榮、驕傲自豪感|他自豪地向大家介紹了家鄉的巨大變化。
1.自以為美好。
1.自應;本該。
2.自然契合。
1.檢舉自己的過失。
1.從此以后。
1.意謂重于自責。
2.猶自重。書信套語﹐意謂善自珍重。
1.自呼己名。
2.自稱。
1.自然化育。語本《老子》"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1.自己限制自己。
1.自營﹐為自己打算。
2.環繞自己。
3.自相問答。
1.自隱才能﹐不使聲名彰著。
1.自求生存。
1.同伙﹐自家人。
1.方言。意謂在自己人﹑自己的同伴中。
1.謂自作自受﹐自身遭受其禍。
1.代詞。自身﹐本身。
2.自己人。
3.知己親近;關系密切。
散文集。周作人作。1923年出版。第一輯《自己的園地》收散文十八篇;第二輯《綠洲》收散文十五篇,另有雜文二十篇。再版時刪去雜文,增收《茶話》二十三篇。所收散文作品多為山水小品和隨筆,風格沖淡。少數議論散文表達了作者對文藝問題的獨到見解。
1.彼此關系密切的人;自己方面的人。
1.猶自忖。自己估量。
1.自渡。
2.猶自給。
3.自成其事;自可成功。
1.自己。
1.猶言自己人。
1.固位自保。
1.自我檢點約束。
1.自我表白;顯露自己。
1.自己推薦自己。
1.自以為戒。
1.自己保全。
2.自己帶著;自己拿著。
3.自養。
4.自相輔助﹐相輔相成。
1.自我勉勵。
1.亦作"自絜"。
2.保持自身的純潔。
1.主動攀附﹑締交。
1.自我辯解;自作解說。
2.自求解脫;自行脫落。
3.自請解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