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租賃。
1.
雇傭。亦指雇傭之費或運費。
1.出自《商君書·墾令》令送糧無取僦,無得反庸,車牛輿重設必當名。
2.出自《漢紀·宣帝紀一》官發僦民車牛三萬乘,載沙便橋下,送置陵上。
3.出自《金樓子·說蕃》〔劉義宣〕步向江陵,眾散且盡,腳痛不復行,就民間僦露車自載。
4.出自《重建寶婺觀碑》僦匠傭工,甓城增址,作正殿五楹間。
2.
租賃。參見“僦舍”、“僦屋”。
1.出自《不睡》詩睡鄉幸有閑田地,不放詩人僦一居。
2.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有閩士赴公車,歲暮抵京,倉卒不得棲止,乃於先農壇北破寺中僦一老屋。
3.
指價值。
1.出自《南山詩》鴻荒竟無傳,功大莫酬僦。
4.
通“就”。參見“僦工”、“僦功”。謂成就事功。
1.出自《長洲縣重修儒學記》〔賀侯〕視學弗葺且敝,慨然以起廢為任,節用制財,乘時僦工。爰相厥攸,亟請於監司於郡守,既議克協,悉撤其故而新之。
2.出自《柳州文宣王新修廟碑》刺史柳宗元始至,大懼不任,以墜教基,丁未奠薦法齊時事,禮不克施。乃合初、亞、終獻三官衣布,洎于瀛財,取土木金石,徵工僦功,完舊益新
1.行軍。
1.軍需。
①軍隊所需要的一切物資和器材。特指給養、被服等。②舊時軍隊中指辦理軍需業務的人員。
1.軍中糧餉。
1.猶戰功。
1.軍前大旗。
1.軍中要務。
1.舊時對軍人的尊稱。
1.軍服。
軍隊中有軍籍的醫生。
1.軍隊的禮儀。
2.軍事儀仗。
1.指為戰事所服的勞役。
1.因父祖軍功而敘用。
1.指軍中容車。即載運戰死者衣冠﹑畫像等的車。庸,通"容"。
軍事上使用的~物資 ㄧ~地圖 ㄧ~飛機。
1.指未取得正式軍籍的軍人。
1.軍事官員。
1.軍紀。
1.與軍隊有關的運輸。
1.軍中糧餉。
1.軍用的鍋灶。
1.指軍中敗類。
1.軍用器械。
1.軍事或戰爭。
2.軍營。
3.軍隊的陣法或軍伍的行列。
1.指鎮守邊地的駐軍。
1.謂兩軍爭奪制勝條件。
1.軍中執法官。
1.軍事時期由軍人建立和領導的政府。
1.軍隊中的職務。
1.軍隊的旗幟。
1.古時的一種軍職名。
1.謂軍隊中商議軍機大事,鄭重嚴肅,說話必負責任。
軍隊的基本類別。一般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每一軍種由幾個兵種組成。
1.士卒。
1.古行政區劃的名稱。
1.一軍的主將。
現役軍人的家屬。
1.見"軍令狀"。
1.軍中的參謀。
1.指軍用物資。
1.軍用物資的貯藏處。
1.古軍職名。相當于后世軍隊中的參議﹑參謀。
1.兵卒。
1.指充軍。
1.輔佐治理軍務的官吏。
1.對軍長的尊稱。
1.軍中良馬。
1.王侯的封地。
1.君主的身邊。
2.借指君主身邊的佞臣。
1.國君與卿大夫。
2.天子或諸侯。
3.古代少數民族部落之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