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從外面關閉門戶的門環、門閂等。
2.
名詞
門扇;門。
3.
動詞
〈書〉關門;上閂。
1.
亦作“扄”。
2.
關閉。
1.出自《戰國策·楚策一》秦下兵攻衛,陽晉必開,扃天下之匈,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數月而宋可舉。
2.出自《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唼妤》應門閉兮禁闥扃。
3.出自《喜雪獻裴尚書》詩履弊行偏冷,門扃臥更羸。
4.出自《圣武記》桶可受升,半實硝磺,薄沙覆之,火碗中央,加蓋微扃,輕擲敵艙,火激藥發,迫不及防……是曰火桶。
5.出自《舟泊神戶即景》詩初日扶桑豁杳冥,峨峨神戶不曾扃。
3.
門戶。
1.出自《蕪城賦》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
2.出自《縣齋有懷》詩?嵩開云扃,壓潁抗風榭。
3.出自《朱砂擔》野水穿花徑,村犬吠柴扃。
4.出自《長生殿·私祭》﹝老旦﹞寂寂云房掩竹扃,﹝貼﹞春泉漱玉響泠泠。
4.
貫穿鼎上兩耳的橫木。
1.出自《儀禮·公食大夫禮》甸人陳鼎七,當門南面西上,設扃鼏。
5.
古代兵車上用以擱置兵器或固定旗子的橫木。
1.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楚人惎之脫扃。
2.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旗不脫扃,結駟方蘄。
6.
從外關閉門戶的門閂。
1.出自《文選·張衡〈南都賦〉》排揵陷扃。
2.出自《說文句讀·戶部》扃與木部楗,葢內外相對,皆關閉之器。在門內者謂之楗,在門外者謂之扃也。
7.
指從內關閉門戶的門閂。
1.出自《韓非子·揚權》上固閉內扃,從室視庭。
2.出自《花月痕》胭脂已拔扃,招大軍入城了。
1.為同一目標而共同盡力。
1.謂全心全意為共同目標努力。
1.猶同輩。
2.相同,一樣。
1.沒有在某一等級的學校畢業而具有相同程度的知識水平。
1.謂共處同一大地。
2.借指共存于人世間。
1.音調相同,比喻有相同的志趣或主張。
2.喻指志趣或主張一致的人。
3.音韻學術語。謂聲調相同。
1.猶跟著。
1.猶同群。
2.同一隊伍或同一隊列。
1.共同作惡。亦指共同作惡者。
1.見"同惡相濟"。
1.共為惡者相結為黨。
1.亦作"同惡共濟"。
2.謂惡人互相幫助,狼狽為奸。
1.同作惡者,彼此互有需求。
1.見"同惡相助"。
1.謂對共同憎惡者,必相互援助以對付之。
1.科舉時代稱同榜及第者。因同時受皇恩,故稱。
1.見"同輿"。
1.謂同案的罪犯。
1.志向相同。亦指志向相同者。
2.謂同在一體。
3.同在一地。
1.宗族中同一分支。
2.謂同一房間居住。
3.婉辭。謂夫婦過性生活。
指化合物中分子式相同,但結構和性質不同的一種現象。可分結構異構、立體異構兩大類。前者如正丁烷、異丁烷、異氰酸銀、雷酸銀,后者如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等。
1.格調﹑風格相同。
2.謂同受天子之教化。
1.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1.共同的福祿。
2.共同求神賜福。
1.南宋愛國詞人陳亮的字。他數度上書言事,力主恢復中原,雖幾陷于死,而毫不退縮。
1.謂同一父親所生。亦指同父所生者。
1.共享美味。
1.見"同甘共苦"。
1.同受感動。
2.指同樣的感想或感受。
1.三國魏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嘗限植七步中成詩。植遂作《七步》詩以諷,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語。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常以"同根"比喻兄弟。
1.謂年齡相同。
1.同樣精巧﹑精湛。
2.同擅長于某種技能。
3.同樣的工作。參見"同工同酬"。
1.曲調雖異,演奏得卻同樣精妙。比喻不同的人的辭章或言論同樣精彩,或做法雖不同而效果卻一樣。
1.兩蠶以上共作一繭,其絲稱"同功綿"。常以象征男女情深。
1.功績地位一樣。
1.見"同功繭"。
1.共同,一起。
1.在同一官署任職的人,同僚。
2.官職名位相同。
3.明內廷同支派的太監稱"同官"。
1.共殮一棺。
1.指同在翰林院任職。館,館閣。
2.指同在會館住宿。
1.猶一體,一例。
2.同籍貫。
3.并列;同列。
1.同放光輝。
2.同治(清穆宗年號)與光緒(清德宗年號)的并稱。
1.清同治﹑光緒年間的詩歌流派。其作品刻意模仿宋詩的江西派。代表作家有陳三立﹑陳衍等。
洋務運動”的舊稱。見洋務運動”(564頁)。
1.見"同歸殊涂"。
1.一同毀滅或死亡。
1.謂取法相同。
2.謂統一。
3.謂并駕,匹敵。規,通"軌"。
1.車轍寬度相同。
2.引申為同一﹑一統。
3.指古代華夏諸侯國。
4.謂同路而行。
5.比喻方法﹑法則等相同。
1.謂同受日光照耀。舊以比喻同蒙皇恩帝德。
1.同一國家。
2.猶同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