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尊重,有禮貌地對待。
2.
動詞
有禮貌地送上(飲食或物品)。
3.
動詞
恭敬。
4.
名詞
〈書〉表示敬意的禮物。
5.
名詞
(Jìng)姓。
1.
恭敬;端肅。
1.出自《易·坤》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2.出自《文心雕龍·祝盟》祈禱之式,必誠以敬;祭奠之楷,宜恭且哀。
3.出自《張子〈正蒙〉注·至當》敬者,禮之神也,神運乎儀文之中,然后安以敏而天下孚之。
2.
尊敬,尊重。
1.出自《論語·先進》門人不敬子路。
2.出自《送楊少尹序》鄉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為法。
3.出自《紅樓夢》獨有黛玉自幼兒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所以深敬黛玉。
3.
信奉。
1.出自《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那些帝君、大士們也可憐,敬了幾百年,一個土豪劣紳不曾替你們打倒!
4.
以禮物表示謝意或敬意。
1.出自《后漢書·周燮傳》安帝以玄??羔幣聘燮……因自載到潁川陽城,遣生送敬,遂辭疾而歸。
2.出自《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高知縣﹞便吩咐門子,於庫房取書儀十兩,送與蘇雨為程敬。
3.出自《后會仙記》予姐淑貞命以此為元靈娘娘壽,謹分攜進兄,以表小妹之敬。
4.出自《北京人》快敬祖宗去吧。
5.
有禮貌地送上。
1.出自《紅樓夢》﹝賈母﹞吃著酒,又命寶玉:“來敬你姐姐一杯。”
2.出自《艾嫂子》劉艾珍含笑抱歉,從屋里端出一盤家園茶葉泡的熱茶來,一人敬一碗。
3.出自《紅旗譜》嚴知孝坐在沙發上,仆人敬上茶來。
6.
慎重。
1.出自《書·康誥》嗚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2.出自《國語·晉語四》非此,用師則無所矣。二三子敬乎!
3.出自《韓非子·喻老》此皆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者也。
7.
警戒;警惕。
1.出自《詩·大雅·常武》既敬既戒,惠此南國。
2.出自《荀子·天論》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
3.出自《雷》詩君子容必變,所以敬天怒。
8.
謙詞。
1.出自《莊子·山木》敬聞命矣。
2.出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皇帝敬勞將軍。
9.
特意。
1.出自《聊齋志異·王蘭》御史醒而異之,乃釋張。張治裝旋里。囊中存數百金,敬以一半送王家。王氏子孫以此致富焉。
2.出自《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而輒道其八十余年事。
3.出自《醒世姻緣傳》我要不是自己敬來接你,我就從京里上任,近著好些路哩。
10.
通“檠”。矯正弓弩的工具。
1.出自《管子·樞言》先王之書,心之敬執也。
2.出自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章》是故臣以王命甘薛公,驕敬三晉,勸之為一,以疾攻秦,必破之。
11.
通“驚”。驚動;驚慌。
1.出自《逸周書·官人》敬之以卒而度應。
12.
用同“更”。再。
1.出自《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三》臣愿請軍,敬與隨駕兵士交戰。
2.出自《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曾終十善重佛僧,敬莫交身沉六趣。
13.
姓。漢有揚州刺史敬歆。見《廣韻·去映》。
1.出自《廣韻?映韻》敬,姓。陳敬仲之后。出《風俗通》。后漢有揚州刺史敬歆。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