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子)剪子,一種鉸東西的用具。使布、紙、繩等斷開的用具。鐵制,兩刃交錯,可以開合。
2.
名詞
形狀像剪刀的器具。
3.
動詞
用剪刀等使東西斷開。
4.
動詞
除去。
5.
名詞
(jiǎn)姓。
1.
鉸切;用剪刀等使東西斷開。
1.出自《墨子·公孟》昔者越王句踐,剪發(fā)文身,以治其國。
2.出自《菩薩蠻》詞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
3.出自《紅樓夢》林姑娘也犯不上生氣,他既會剪,就叫他做。
4.出自《春蠶》小小寶幫著把燈芯草剪成細(xì)末子。
2.
砍伐;截?cái)唷?/p>
1.出自《傳奇·金剛仙》是日,峽山寺有李樸者,持斧剪巨木,刳而為舟。
2.出自《七命》剪蕤賓之陽柯,剖大呂之陰莖。
3.
用尾部掃動。
1.出自《梁州第七·射雁》曲血模糊翅扇,撲剌剌可憐,十二枝梢翎向地皮上剪。
2.出自《水滸傳》原來那大蟲拿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提不著時,氣性先自沒了一半。
3.出自《金瓶梅詞話》那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下跑了一跑,打了個歡翅,將那條尾剪了又剪。
4.
除滅。
1.出自《奏彈王源》此風(fēng)弗剪,其源遂開。
2.出自《送陳旻昭御史征兵廣西》詩晚年特達(dá)受殊恩,不剪群兇何以報。
5.
猶辯駁。
1.出自《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張千、李萬說一句,婦人就剪一句。婦人說得句句有理,張千、李萬抵搪不過。
6.
剪刀或形狀象剪刀的器具。
1.出自《思春辭》斷恨并州無快剪,牽愁織女少長絲。
7.
謂雙手交叉。
1.出自《儒林外史》只見一個白胡老者背剪著手來看。
2.出自《玉嬌梨》只見王文卿蓬著頭背剪著手在亭中走來走去。
3.出自《水平線下·百合與番茄》我親眼看見有一群日本的勞動者怕有一百多人,剪著手被兩三名警察護(hù)送到甚么地方去拘留。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wǎng)簾。
1.帝王的威嚴(yán)。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yán)。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nèi)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fēng)。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dāng)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guān)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