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及】的拼音、怎么讀

及

拼音:

繁體:及

筆畫:3

部首:又

五筆:eyi

結構:獨體

五行:木

基本釋義

1.

動詞

達到。

2.

動詞

趁著;趕上。

3.

動詞

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

4.

動詞

〈書〉推及;顧及。

5.

名詞

(Jí)姓。

6.

連詞

連接并列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

7.

動詞

從后頭跟上。

詳細釋義

1.

追上,趕上。

1.出自《論語·顏淵》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2.出自《后漢書·虞詡傳》虜眾多,吾兵少,徐行則易為所及,速進則彼所不測。

3.出自《臨安春雨初霽》詩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2.

至,到達。

1.出自《論語·衛靈公》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

2.出自《論衡·死偽》及﹝雒﹞,魏顆敗秦師于輔氏,獲杜回。

3.出自《上富丞相書》勇冠于天下,而仁及于百世。

4.出自《大同書》而欲人種改良,太平可致,猶卻行而及前也。

5.出自《在蔥嶺下》老人身穿一件長及膝蓋的潔白的夾袢。

3.

待,等到。

1.出自《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2.出自《劉公墓志銘》及壯,自試以開吐蕃說干邊將,不售。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及后來事體明白,才知悔悟。

4.

遭受。參見“及禍”、“及難”。

1.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

2.出自《水東日記·何文淵自經》鄉人固虞文淵必及禍,謂在旦夕。

3.出自《左傳·僖公五年》及難,公使寺人披伐蒲。

4.出自《池北偶談·談異六·鄭端清世子》王府一舊人忽遇端清于山中云:“傳語諸孫當速去,故里不可居也。”壽平兄弟以為妄,不聽,未幾,及難。

5.

兄傳位于弟之稱。

1.出自《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禮。

2.出自《史記·宋微子世家》父死子繼,兄死弟及,天下通義也。

6.

參與。

1.出自《左傳·襄公四年》《文王》,兩君相見之樂也,臣不敢及。

7.

給,給予。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

2.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王大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

8.

涉及;牽連。

1.出自《論語·衛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2.出自《漢書·蘇武傳》事如此,此必及我。

3.出自《袁聲史墓志銘》尊年邁目眵,小書童子所代爾。即有罪,兒坐,無及尊也。

9.

比得上。

1.出自《戰國策·齊策一》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出自《過秦論》﹝陳涉﹞材能不及中人。

3.出自《秋興》詩百歲猶穿幾兩屐,千詩不及一囊錢。

4.出自《秀露集·關于紀昀的通信》但他弄的楹聯之類的小玩藝,卻很有意思,是別人所不能及的。

10.

來得及。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則猶可及止也。

2.出自《晉書·石勒載記上》敵必震惶,計不及設。所謂“迅雷不及掩耳”。

3.出自《岳鄂王墓》詩英雄己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4.出自《書信集·致徐懋庸》原稿也不及細看,但我看是沒有關系的。

11.

介詞。乘,趁。

1.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

2.出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請園池為子孫業耳。

3.出自《奏畫守襄陽等郡營田札子》如及此時以精兵二十萬直卷中原,恢復故疆,民心效順,誠易為力。

12.

連詞。如果。

1.出自《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2.出自《管子·大匡》臣聞齊君惕而亟驕,雖得賢,庸必能用之乎?及齊君之能用之也,管子之事濟也。

13.

姓。明有及宦,清有及孺愛。見《正字通·又部》及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

14.

介詞。猶跟,同。

1.出自《詩·邶風·谷風》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2.出自《新唐書·高祖紀》左屯衛將軍何藩仁及山賊張子惠戰于司竹,死之。

3.出自《與戴少望書》十日前,及陳傅良遇于黃巖。

15.

連詞。猶和。

1.出自《詩·豳風·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3.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希特勒面前遇著的是三個強大敵人:蘇聯、英美及在其占領區的老百姓。

16.

介詞。直到;等到。

1.出自《韓非子·難三》及文公反國,披求見。

2.出自《報任安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井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

3.出自《徐霞客游記·游天臺山日記》每下一嶺,余謂已在平地,及下數重,勢猶未止,始悟華頂之高,去天非遠。

4.出自《紅樓夢》及說了出來,方想起來這話忒與方才說寶玉的話相連了,后悔不迭。

17.

到。在動詞后帶出賓語,表示動作行為所延及的對象或范圍。

1.出自《詩·小雅·雨無正》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2.出自《左傳·隱公元年》愛其母,施及莊公。

3.出自《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迎覲

1.猶朝見。


迎拒

1.朝著敵人來的方向上前抵御。


迎客

1.迎接客人。

2.猶言迎擊敵人。


迎客松

1.黃山名松。在黃山南部玉屏樓東,文殊洞頂。松破石而長,枝干蒼勁,形態優美,壽逾千年,為黃山十大名松之冠。一枝長丫低垂文殊洞口。恰似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四面八方來客,故名。現常繪成圖畫,懸掛出入處以示歡迎客人。


迎來送往

1.謂迎接來者,送走去者。

2.謂來時迎接,去時送行。


迎勞

1.迎接慰勞。


迎立

1.謂迎接而推立為君長。


迎臉

1.猶迎面。


迎靈

1.迎接客死外鄉者的靈柩歸來。


迎流

1.逆流。


迎鑾

1.迎接皇帝。鑾,鑾駕,皇帝的車駕。


迎貓

1.見"迎貓"。


迎茅娘

1.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冥婚習俗。


迎梅

1.見"迎梅雨"。


迎梅雨

1.亦省作"迎梅"。

2.謂江南三月雨。其時梅子初生,故稱。《埤雅.釋木》"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謂之迎梅,五月雨謂之送梅。轉淮而北則否,亦梅至北方多變而成杏。"明謝肇渏《五雜俎.天部二》"田家忌迎梅雨。諺云'迎梅一寸,送梅一尺。'然南方驗,而北方不爾也。"清顧祿《清嘉錄.黃梅天》"項甌東謂江南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遇雷電為斷霉。"一說,指入黃梅日之雨。見清顧祿《清嘉錄.黃梅天》。


迎門

1.迎候于門。語出《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鞗革忡忡"漢鄭玄箋"諸侯燕見天子,天子必乘車迎于門。"

2.當門。


迎門請盜

1.典出《后漢書.趙咨傳》"咨少孤,有孝行……盜嘗夜往劫之,咨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因請為設食。"后以"迎門請盜"比喻至孝。


迎面

1.正面,前面。

2.對面;沖著臉。


迎眸

1.觸目,滿眼。

2.猶迎面。


迎納

1.歡迎和接納。


迎逆

1.猶迎接。


迎年

1.祈求豐年。

2.迎新年。語本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歲暮,家家具肴蔌,詣宿歲之位,以迎新年。"


迎年佩

1.唐人迎新年的風俗。


迎輦花

1.花名。


迎判

1.猶言迎刃而解。


迎浦

1.語本《國語.晉語四》"夫教者,因體能質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韋昭注"卬,迎也。言川有原,因開利迎之以浦,然后大。"后以"迎浦"指引入注匯大河的川流。


迎氣

1.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漢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黃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豐年,謂之"迎氣"。


迎前

1.向前,上前。

2.前面,正面。


迎遣

1.猶迎送。


迎親

1.迎養尊親。

2.結婚時男家到女家迎接新娘。


迎請

1.迎接;聘請。


迎秋

1.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應,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白帝,迎接秋季到來。


迎取

1.猶迎接。

2.指前往拿取,取回。


迎娶

1.男方至女家接新婦完婚。


迎人

1.迎接來人。

2.善待人;令人喜愛。


迎刃

1.迎向刀鋒。喻不可阻擋之勢。


迎刃冰解

1.同"迎刃而解"。


迎刃而理

1.猶言迎刃而解。


迎刃立解

1.同"迎刃而解"。


迎刃以解

1.同"迎刃而解"。


迎日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東郊迎祭太陽。

2.向日;隨日。


迎日步氣

1.見"迎日推筴"。


迎日推策

1.見"迎日推筴"。


迎日推筴

1.謂經過推算而預知未來的節氣歷數。


迎賽

1.見"迎神賽會"。


迎喪

1.把客死外鄉者的靈柩或尸骨迎歸家鄉。


迎殺

1.猶迎戰。


迎神

1.舊時迎接神靈來降,以祈多福免災的活動。迎神時,多配有鼓樂歌辭。


迎神賽會

1.舊俗把神像抬出廟來游行,并舉行祭會,以求消災賜福。


迎生

1.謂面對活生生的人。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通许县| 确山县| 大悟县| 延吉市| 平陆县| 锡林浩特市| 山东| 临沧市| 湛江市| 崇文区| 山阳县| 揭西县| 呼和浩特市| 军事| 大洼县| 瓦房店市| 吴旗县| 丰台区| 濮阳县| 宾阳县| 新化县| 玉屏| 阳江市| 聂拉木县| 承德市| 盐亭县| 新建县| 东兰县| 宜兰市| 浏阳市| 易门县| 翁牛特旗| 江都市| 泗洪县| 苗栗市| 云林县| 雷州市| 福泉市| 广州市|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