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詼諧逗趣的話;戲謔的言辭。
1.
逗趣的話。
1.出自《后山談叢》既而坐事貶官湖外,過黃而見蘇,寒溫外,問有新諢否?
2.出自《西廂記諸宮調》盛說法,打匹似閑唵諢。
3.出自《與耿中丞叔臺書》如排場嗑瓜,無益音節,大為發諢之資也。
4.出自《夕堂永日緒論外編》諢則必鄙倍可笑,類如此。此風一染筆性,浪子插科打諢,與優人無別。
2.
指打諢逗趣的人。
1.出自《新唐書·逆臣傳上·史思明》思明愛優諢,寢食常在側。
3.
戲謔;開玩笑。參見“諢語”。
1.出自《桃花扇·孤吟》文章假,功業諢,逢場只合酒沾唇。
2.出自《開國奇冤·專任》官訣善諢,偏偏太認真。
3.出自《蒿庵論詞》而褻諢之作,所失亦均。
4.
哄騙。
1.出自《銅墻鐵壁》諢咱們替騾馬背東西,好容易到榆林,又說要下鎮川堡。
1.謀慮。
1.謀略。
1.謂建立功業。
2.指功業。
1.亦作"輏鍧"。
2.形容聲音巨大。
1.見"輏訇"。
1.見"輏h"。
1.亦作"輏祃"。
2.形容巨大的響聲。指雷聲。
3.形容巨大的響聲。指鐘鼓聲。
1.猶馿駀。
1.香氣濃郁貌。
1.像蜉蝣生命那么短促的時間。
1.《詩.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傳"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猶有羽翼﹐以自修飾。"后以"蝣羽"指奢侈的服飾。
1.輕微卑賤。
1.淺薄。
2.輕微。
1.古代一種輕便的車◇常作使者的乘車。
1.易于實行的德行。
1.輕慢褻瀆。
1.弱小的人。
1.輕簡褻瀆。
1.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種輕車。
2.古代使臣的代稱。
1.薄禮。
1.見"友子"。
1.友好親愛。
1.指志趣相同﹑有共同利害關系的一伙人。
2.指與本黨關系友好的其他政黨。
1.朋友交往的準則。
1.見"友悌"。
2.師長對門生自稱的謙詞。
1.友情。
1.指兄弟間相處的準則。兄應友愛,弟應恭敬。
1.為友的規范。
1.友誼。
2.親近和睦。
3.指朋友。
1.猶綱紀。
1.指不執師徒之禮,以朋友的身分教授。
1.猶結交。
1.友愛敬重。
1.朋友故舊。
1.與本部隊協同作戰的部隊。
1.友好親密。
1.友善順從之民。
1.友愛和睦。
1.友好和睦。
1.友好親昵。
1.朋友。
1.友好和睦。
1.友誼,朋友的感情。
1.朋友。
1.與仁者交朋友。語出《論語·衛靈公》"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朋友。
2.師長對門生自稱的謙詞。
1.朋友的聲音。亦指朋友。
1.亦作"友弟"。
2.兄弟相友愛。
3.謂能與兄弟相友愛。
1.連襟。
1.職官名。"友"與"文學"的合稱『州郡及王國皆置文學,魏晉以后,王府設友和文學各一人,為輔佐﹑侍從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