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兩端之間的距離小(跟“長”相對)。①指空間。②指時間。
2.
動詞
不足;缺少。
3.
名詞
短處,缺點。
4.
形容詞
淺,淺陋,淺薄。
1.
謂兩端距離小。與“長”相對。指空間。
1.出自《左傳·昭公三年》彼其發短而心甚長,其或寢處我矣。
2.出自《晏子春秋·雜下九》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
3.出自《青青水中蒲》詩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
2.
指壽命短促。
1.出自《書·洪范》六極:一曰兇短折。
2.出自《新唐書·姚崇傳》五帝之時,父不喪子,兄不哭弟,致仁壽,無兇短也。
3.
缺點;過失。
1.出自《史記·張儀列傳論》夫張儀之行事甚於蘇秦,然世惡蘇秦者,以其先死,而儀振暴其短以扶其說,成其衡道。
2.出自《與山巨源絕交書》仲尼不假蓋於子夏,護其短也。
3.出自《新唐書·李棲筠傳》棲筠喜獎善,而樂人攻己短,為天下士歸重。
4.出自《聊齋志異·真生》君無他短,但貪心未浄耳。
5.出自《書信集·致許壽裳》俅南與在東京時大不同矣,善揚人短,君若與書札往來,宜留意。
4.
弱;劣;差。
1.出自《齊民要術·養羊》炒雖味短,不及生酪,然不炒生蟲,不得過夏。
5.
謂指摘缺點;揭發過失。
1.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2.出自《與山巨源絕交書》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於卑位,吾豈敢短之哉!
3.出自《順宗實錄四》竇參深忌之,贄亦短參之所為。
4.出自《何子·心跡》唐太宗殺建成,而后世短之。
5.出自《海濤集·離滬之前》獨昏又說他在未退出創造社以前,便在對人如何如何地短我。
6.
缺少。
1.出自《呂氏春秋·觀世》此治世〔有道之士〕之所以短,而亂世之所以長也。
2.出自《答何劭》詩道長苦智短,責重困才輕。
3.出自《紅樓夢》今年雞蛋短的很,十個錢一個還找不出來。
4.出自《餓鄉紀程》有的說,買車票錢短了兩毛。
7.
淺薄;谫陋。
1.出自《抱樸子·自敘》自度性篤懶而才至短。
2.出自《世說新語·言語》臣誠庸短,亦由陛下綱目不疏。
3.出自《賓退錄》奉敕遣臣評古今書,臣愚短,豈敢輒量江海。
8.
不擅長。
1.出自《〈播芳集〉序》昔人謂蘇明允不工於詩,歐陽永叔不工於賦,曾子固短於韻語,黃魯直短於散句。
2.出自《智囊補·兵智·周德威》鎮定之兵,長于守城,短于野戰。
9.
縮短。參見“短喪”。
1.出自《母親》灶上的那盞菜油燈,燈心已經短下去了。
10.
指短路。攔路搶奪。參見“短路”。
1.出自《儒林外史》嚴鄉紳執意不肯,把小的的驢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
11.
通“斷”。參見“短轅”。折斷的車轅木。
1.出自《木皮嶺》詩高有廢閣道,摧折如短轅。
2.出自《杜詩釋詞》作斷者正字,短其通用字也。
12.
姓。清有短愚。見《德安府志·職官上》。
1.出自《姓觿?旱韻》短,出《姓譜》。今云南有短姓。
13.
謂兩端距離小。與“長”相對。指時間。
1.出自《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2.出自《管子·度地》夜日益短,晝日益長。
3.出自《道路憶山中》詩不怨秋夕長,常苦夏日短。
4.出自《山鄉巨變》冬天日子短,不到六點鐘,房屋墨黑了。
14.
通“斷”。參見“短髮”。斷發。剪短頭發。
1.出自《洛陽伽藍記·景寧寺》短發之君,無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稟蕞陋之質。
1.猶言變革體制。
1.猶變易。
1.廣袖。
1.統治階級為了便于統治所實行的集中居民﹐加強控制的一種政策。
1.轉睛。
1.調換。
1.逾年。
1.通融挪借。
1.亦作"移廚吃飯漢"。
2.猶飯桶。喻無用之人。
1.臨時借用別人庖廚設席請客。
1.改變氣質和保養身體。語出《孟子.盡心上》﹕"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孫奭疏﹕"夫居足以移易人之氣﹐所養足以移易人之體。"
1.遷徙臥處。
1.毀壞傾斜。
1.變易情志﹐消遣煩悶。
1.猶移刻。
1.改變自己區劃的田地界域以圖私利。
1.轉讓。
1.使人的精神情態等改變。
1.調換任地。
1.移動日影。指不很短的一段時間。
1.謂晝夜相繼。
1.移動山岳。典出《列子.湯問》所載北山愚公舉家移太行﹑王屋二山的寓言◇多以比喻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干到底的頑強決心或稱頌有志者事竟成的堅毅精神。
1.移動山岳﹐倒翻大海。舊時常用以形容神仙法術的靈妙﹐今常用以比喻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1.移動山岳﹐旋轉大海。比喻竭盡全力﹐克服巨大困難。
1.移動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1.移動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1.移去大山的志氣。比喻宏偉大志。
1.謂推其善行。
1.見"移宮換羽"。
1.移動軍隊。
1.經歷一段時間。
1.過了一些時間。
1.猶移植。
1.徙市。
1.轉授。
1.致書。
2.發送公文;布告。
1.經月。
1.猶轉送。
1.猶延長時日。
1.為要求轉移管轄而向另一機構提取在押的人。
1.見"移天易日"。
1.比喻盜弄政權。
1.猶轉移﹐移送。
1.轉移駐防。
1.改變和挽救。
將寄存器中的二進制位向左或向右移動的一種操作。移出寄存器的一位或丟失,或循環送入寄存器的另一端。計算機中常用移位操作來實現信息傳送和執行算術運算。
1.舊時文體之一。指行于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書。
2.發移文。
3.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的省稱。
1.謂改問他人。
1.謂僧人移換寺廟。錫﹐錫杖﹐僧人所持。
1.古代官方文書移和檄的并稱。多用于征召﹑曉諭和聲討。
2.發布文告曉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