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使曲的變直。
1.出自《易·說卦》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為弓輪。
2.出自《荀子·性惡》枸木必將待??括蒸矯然后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后利。
3.出自《漢書·嚴安傳》今天下鍛甲摩劍,矯箭控弦,轉輸軍糧,未見休時,此天下所共憂也。
2.
匡正;糾正。
1.出自《韓非子·孤憤》能法之士,勁直聽用,且矯重人之奸行。
2.出自《漢書·成帝紀》間者,民彌惰怠,鄉本者少,趨末者眾,將何以矯之?
3.出自《石林詩話》歐陽文忠公詩始矯昆體,專以氣格為主,故其言多平易疏暢。
4.出自《圣武記》非盡矯從前之失,不能收將來之效。
3.
抑制。
1.出自《墨子·非命下》不而矯其耳目之欲,而從其心意之辟。
4.
策勵;勉勵。
1.出自《莊子·天下》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
5.
拂逆,違背。
1.出自《管子·君臣上》是以上及下之事謂之矯,下及上之事謂之勝。為上而矯,悖也;為下而勝,逆也。
2.出自《淮南子·倜真》賢人之所以矯世俗者,圣人未嘗觀焉。
3.出自《南史·何尚之傳》凡創制改法,宜順人情,未有違眾矯物而可久也。
4.出自《內篇》矯眾曰高,同流曰污。
6.
雜糅。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搗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
7.
假托;詐稱。
1.出自《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弦高者,鄭商人,遇之淆,矯以鄭伯之命而犒師焉。
2.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乃劾魏其矯先帝詔,罪當棄市。
3.出自《文心雕龍·史傳》故述遠則誣矯如彼,記近則回邪如此,析理居正,唯素心乎!
4.出自《與趙丞相書》夫可辭而猶不辭,則人必以為冒;不可辭而猶辭,則人必以為矯。
5.出自《笑笑錄·獠面》長孫曰:“汝不復能矯對耶!”曰:“以鬼配木,何煩矯對?”
8.
專指假托君命。參見“矯殺”、“矯罪”。
1.出自《史記·魏公子列傳》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
2.出自《漢書·高帝紀上》漢王數羽曰……“羽矯殺卿子冠軍,自尊,罪二也。”
3.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備傳》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於漢帝曰……“夫權宜之制,茍利社稷,專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
9.
高舉。參見“矯首”、“矯翮”。
1.出自《楚辭·九章·抽思》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
2.出自《明良論四》矯羿之弓,促僚之丸,曰:東顧勿西逐,西顧勿東逐。
10.
立,指君主即位。
1.出自《法言·重黎》或問:義帝初矯,劉龕南陽,項救河北,二方分崩,一離一合。
11.
強健;雄健。參見“矯矯”、“矯勁”。
1.出自《禮記·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強者矯。
12.
靈活;迅捷。參見“矯捷”。
1.出自《唐語林·補遺三》宣宗弧矢擊鞠,皆盡其妙。所御馬,銜勒之外,不加雕飾,而馬尤矯捷。
2.出自《東周列國志》慶忌骨騰肉飛,走逾奔馬,矯捷如神,萬夫莫當,子恐非其敵也!
3.出自《星》黃,就像一只矯捷的壁虎般的,向窗門翻走了。
13.
飛。
1.出自《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
2.出自《舞馬篇》驚鳧翔鷺不堪儔,矯鳳回鸞那足擬。
3.出自《白鷗》詩雄雌屢驚矯,機弋常糾紛。
14.
姓。明有矯九高。見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
1.出自《萬姓統譜?筱韻》矯,晉大夫矯父之后。漢矯慎,字仲彥,茂陵人……矯望,將軍。南北朝矯應,北海高士。
見識少,學識淺,眼界狹窄見聞寡陋。
1.少思慮。
1.謂樸質自然,不加矯飾。
1.謂知識淺陋,不明事理。
2.指寡昧的人。
1.猶小民。《商君書.徠民》"彼土狹而民眾,其宅參居而并處;其寡萌賈息,民上無通名,下無田宅,而恃奸務末作以處。"朱師轍解詁"寡,弱也。謂小民多從事商賈,以求利息。"一說寡萌當作"賓萌","萌"借以為"氓","賓氓"類似今語所謂僑民。參閱高亨《商君書注譯》。
1.謂民少。
1.猶大命。
1.沉默寡言。
1.缺乏計謀;謀略少。
1.守寡的母親。
1.不善言辭,沉默少言。
1.謂缺少從事末業的技能。
1.見"寡耦"。
1.亦作"寡偶"。
2.猶寡合。
1.嫡妻。《詩.大雅.思齊》"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毛傳"寡妻,適妻也。"一說為賢妻。鄭玄箋"寡妻,寡有之妻,言賢也。"
2.寡婦。
1.猶悶氣。
1.少;不多。
1.缺乏,不足。嗛,同"歉"。
1.方言。蒼白發青。
缺乏情義;薄情。
1.缺少情意。
1.謂勢孤力小。
2.指孤弱的人。
1.亡兄的妻子。
1.無色。
2.減少色欲。
1.少。
1.守寡的嬸母。
1.見識淺陋。
1.費事少;事情少。
1.很瘦;清瘦。
1.猶言寡二少雙。
1.孀居。
1.謂缺乏變化。
1.謂孤立。
2.謂無所攀援。
掌握政治、經濟大權的少數頭子金融~。
由少數統治者操縱一切的政治制度,如古代羅馬的貴族政權。
1.謂沒有私黨同伙。
1.謂聽任自然,少事施為。
1.見聞不廣。
1.猶少。
1.少。
1.古代對別國人謙稱本國國君的夫人。
2.古代國君夫人對諸侯的自稱。
1.少信用;少誠信。
1.少有的兄長。言其賢明過人。《書.康誥》"乃寡兄勖。"孫星衍疏"《詩.思齊》'刑于寡妻',箋云'寡妻,寡有之妻,言賢也。《書》曰乃寡兄勖。'言殪殷受命﹑承文王之志者,是乃寡有之兄武王勉為之。"一說大兄。見曾運干《尚書正讀》卷四。又一說指嫡兄。見清俞正燮《癸巳類稿.寡兄解》。
1.學問少。
很少說話;不愛說話沉默~丨憨厚~丨~少語。
1.欲望少,不為個人營謀打算。
1.少犯過錯。
2.缺點很少。
1.謂憂慮少。
1.猶寡合。謂不與世俗合流。
1.亦作"寡欲"。
2.節制欲望;欲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