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委頓困乏。
1.亦作"滟?"。亦作"滟瀲"。
2.水光耀貌。
1.亦作"滟滟"。亦作"灔灔"。
2.水光貌。
3.水浮動貌。
4.指飄動貌。
5.水盈溢貌。
1.亦作"滟滪"。
2.即滟滪堆。
1.亦作"滟滪堆"。
2.長江瞿塘峽口的險灘。在四川省奉節縣東。
1.亦作"滟滪灘"。
2.即滟滪堆。
長江瞿塘峽口的險灘,在奉節東,1958年被炸平以利通航。
1.純白。
1.濃茶。
1.濃醋。
1.濃醋。
1.酷寒,嚴寒。
1.味醇的酒。
1.酷寒,嚴寒。
1.濃烈。
1.深厚的思念。
1.濃濃的酸味。
1.很濃。
2.程度深。
1.深紫色。
1.評議案件﹐審理定案。
1.謂審判定罪之后向上稟告。
1.判案文字。
1.罪案的判決詞。
1.判定罪名。
1.判案的案卷。
1.指刑法條例。
1.判決書的文稿。
1.見"讞鞫"。
1.亦作"讞鞠"。
2.審訊。
1.古代審理案件的機關。
1.判斷。
2.判決。
1.對案件加以評議和判決。
1.審議﹐平議刑獄。
1.放斷獄案卷的箱子。
1.審訊犯人。
1.審理案件。
1.判決書。
1.《史記.酷吏列傳》﹕"其(張湯)父為長安丞﹐出﹐湯為兒守舍。還而鼠盜肉﹐其父怒﹐笞湯。湯掘窟得盜鼠及余肉﹐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并取鼠與肉﹐具獄磔堂下。其父見之﹐視其文辭如老獄吏﹐大驚﹐遂使書獄。"后遂以"讞鼠"為精于治獄之典。
1.向上司申報的議刑之文。
1.判刑。
1.審訊。
1.清正貌。
1.議處疑難案件。語出《史記.酷吏列傳》﹕"奏讞疑事﹐必豫先為上分別其原。"
1.議處案件。
1.審斷案子的文辭。
1.審理訴訟﹔審問案情。
1.審理案件的官員。
1.審議并駁正。
1.審理案件。
1.將審理案件的情況向朝廷上報和請示。
1.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