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水深而廣。
2.
量詞
清水一道或一片叫一泓(數詞只限于“一”)。
1.
水深廣貌。
1.出自《江賦》極泓量而海運,狀滔天以淼茫。
2.
潭,深水。
1.出自《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詩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2.出自《說劍》詩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
3.出自《五岳游草·華游記》峽畔有泉自石中出,匯為泓,盤渦轉轂以下,是第二關也。
3.
清澈貌。參見“泓然”。
1.出自《題濟源龍潭寺》詩樹圍修竹竹圍庵,庵下泓然碧一潭。
2.出自《客座贅語·葛云蒸》掘地得一巨石,數人舁起之,而泉泓然出其下。
4.
流動。
1.出自《岱麓諸谷詩·岱谷原嶺山汶源》萬泉所爭泓,原嶺踞其最。
5.
量詞。用于清水,相當于“片”、“道”。
1.出自《夢天》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2.出自《治河議》吐蕃、朵甘思西鄙方七八十里,有泉百余泓。
3.出自《長江三日》春天的冰川上布滿奇異艷麗的雪蓮,而長江在那兒不過是一泓清溪。
6.
指陶泓。虛托的人名,作為硯池的別稱。參見“泓穎”。
1.出自《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詩貴價市珍煤,風前試寒泓。
7.
古水名。故道在今河南省柘城縣北。
1.出自《春秋·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戰於泓,宋師敗績。
8.
指水變得深廣。
1.出自《春渚紀聞·龍尾溪研不畏塵垢》凡臨縣者,孰不欲得佳研。每研必得珍石,則龍尾溪當泓為鯨海不給也。
1.清曠幽深。
1.佛教語。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謂相反相成的真俗兩諦。
2.徒有;只有。
1.幽寂的居室。
1.虛構的話;只說不做的話。
1.虛名。
1.荒園;閑棄的庭院。
1.佛教語。謂以性空為緣。
1.遼遠。
1.荒蕪冷寂的庭院。
用飛機運輸~救災物資。
見負荷③”(285頁)。
1.中空;空洞。
1.虛構。
2.不攜禮物而造訪。
1.謂不該負的責任。
1.沒有書寫過的竹木簡。
1.謂傾寨而出。
1.花果謝落的枝條。
1.佛教語。謂諸法皆空的真諦。
1.沒有作用的人質。
①天空中。②指通過無線電信號傳播而形成的~信箱ㄧ~書場。
也叫大飛吊子”。雜技節目。在高空的專用裝置上懸掛兩副吊子,形似秋千。演員在吊子前后擺動中作雙足倒鉤、凌空旋轉等驚險動作,并借助吊子擺動之力,凌空躍至另一吊子上或由另一吊子上的演員接住。單獨在一副吊子上作表演的,稱為吊子”。
1.憑空虛構。
指客機上的女乘務員。簡稱空姐。
用竹木制成的玩具,在圓柱的一端或兩端安上周圍有幾個小孔的圓盒,用繩子抖動圓柱,圓盒就迅速旋轉,發出嗡嗡的聲音。
①尚未占用的地方或時間找了個~往里擠ㄧ抽個~到我們這里看一看。②可乘的機會(多指做壞事的)鉆~。
1.徒然;白白地。
1.佛教語。謂以性空之理破斥妄相的宗派。包括大乘的三論宗和小乘的成實宗。與相宗或者性宗相對而言。
蒙昧無知樸蒙倥侗|倥侗顓蒙。
1.見"倥傯"。
1.急迫匆忙。
1.蒙昧無知。
①事務繁忙迫促戎馬倥傯|軍務倥傯。②困苦窘迫倥傯拮據|將隆大位,必先倥傯之也。
1.山名。在今甘肅平涼市西。相傳是黃帝問道于廣成子之所。也稱空同﹑空桐?!肚f子.在宥》"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見之。"《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西至于空桐,登雞頭。"南朝梁沈約《為武帝與謝杅敕》"羲軒邈矣,古今事殊,不獲總駕崆峒,依風問道。"后亦以指仙山。唐曹唐《仙都即景》詩"旌節暗迎歸碧落,笙歌遙聽隔崆峒。"宋沈遘《真宗皇帝忌日醮文》"真宗皇帝伏愿登御崆峒,從游汗漫,錫羨上靈之福,延洪后嗣之休。"一說黃帝問道于廣成子之山。在今河南臨汝縣西南。
2.山名。在山西臨汾市南。
3.山名。在江西贛縣南。
4.古人認為北極星居天之中,斗極之下是空桐(崆峒);洛陽據地之中,故以崆峒代指洛陽。
1.即崆峒子。
1.謂道侶。
1.即崆峒子。
1.見"崆峒山叟"。
1.指廣成子。古代傳說,廣成子居崆峒山,黃帝曾往問道,故稱。事見《莊子.在宥》。
1.指深谷。
1.山高貌。
2.指丘垅。
1.凹陷。
1.見"崆?"。
1.誠懇貌。
2.空虛貌。
1.誠懇。
1.微雨迷茫貌。
1.象聲詞。擊金石聲。
1.巖石隆起貌。
1.象聲詞。水激石聲。
1.古代撥弦樂器名。有豎式和臥式兩種。
1.樂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無渡河》。